盛元634年二月中下旬,曹馳正拿到百里燕、穆尼簽署的停戰協議,由於條件太過優厚,乍以為是假的。月神王布倫鐸正為贖金一事惱羞成怒,又聽曹馳正說是假的,當即掀掉了桌,就差沒拔劍單挑。
贖金一事就此在各諸侯軍中傳開,最終停不停戰已經不再重要,如何分配這筆財富,才是各家必須認真對待的天字號大案。
盛元634年三月間,百里燕行至“隆克莉爾湖”,夜間宿營聞得馬鳴不止,百里燕命人尋之,於隆克莉爾湖以西尋得“異特馬”數千。
此馬在此之前從未見世,金雪狄人數百年間往返均為發現天下還有此馬。
此馬身高驚人,遠在汗血寶馬、純血馬,甚至阿拉伯馬之上,背高於兩米至兩米二之間,體長健碩,四支極為發達,粗野如牛腿,馬蹄已非海碗所能形容。
馬蹄之大,巨碩如足球,踏雪而不陷,體形比金雪狄人千里馬更加健碩雄壯,速度之快,耐力之強悍,宛如馬中巨獸,令人驚歎,就連金雪狄千里馬也望塵莫及。
其色澤或黑或如紅棗,亦有白馬,卻是甚少。
百里燕垂涎其健碩步伐,遂令人圍捕七日,百里燕一度親自出馬,連換十一匹千里馬方才將此“異特馬”頭馬體力耗盡,將之擒住,經最初剛烈掙扎,終得此馬臣服,其馬群盡歸鹹軍所有。
只因此馬鼻闊肩寬,壯如野獸,得名“健寶”,又因飛馳如電遠勝千里馬,遂又得“千里躍”之美名。
金雪狄千里馬全速飛馳三百里而不累,常行軍日行可達千里,耐力極佳,而此馬飛馳四五百里如踏雲巔而不覺累,恍如天上神駕下凡。
得此馬,百里燕三日飛馳一千三百餘里,六日間風馳電掣往返縱橫如乘特快,心情空前大好。
只不過車好油也貴,如此suv耗油量同樣驚人。
金雪狄上好戰馬是中原好馬的食量的一點五倍,千里馬的食量是中原好馬的兩倍,健寶馬的食量是千里馬的一點五倍。如若不吃草,僅僅所需的精飼料都是不得了的開銷。
三月間,蘇芳義、公良文、百里燕三人聯名書函送達聯軍行營,卻隻字未提金銀,不禁讓各諸侯極為惱火。
戰事未休,各國私下已是暗流洶湧,曹馳正感到棘手,立即著手與布倫鐸最終停戰談判。
四月,雙方接受停戰,天南關解圍,布倫鐸撤兵。得知北還聯軍走中線大路,布倫鐸竟也擔心起聯軍出爾反爾避走中線,遂改走西線,以防聯軍有詐。
四月中旬,曹馳正特使抵達蘇方義大營聯絡訊息,同時已發現各國斥候尾隨在後,藉以留觀金雪狄人撤兵為名,監視北還聯軍。
四月下旬,大隊抵達節平地界,百里燕、蘇方義、公良文脫離大隊,前往月城曹馳正大本營。蘇芳義、公良文二人皆騎千里馬,唯百里燕等人騎千里躍,速度之快,乍令引路御客驚為天人。
千里馬、千里躍從節平以南前往前往月城都不消三天,速度相當之快,百里燕還有時間等了蘇芳義、公良文大半日。
抵達月城南門數里駐足,蔣傑難掩興奮,跳下千里躍,抓了把土給百里燕看:
“大人,咱們活著回來了!”
“是啊,如果從敗走篤暉算起,應該快有四年了,沒想到還能活著回來……”
萬千感慨難言百里燕心中滄桑,從629年南征算起,征戰五年有餘,血已流乾,死者數以百萬,烈士入土何安,代價豈能是金銀財寶所能衡量,說是一場浩劫也不為過。
待公良文、蘇方義二人及隨員趕到,三人一同入城。
途徑天南關時,城郭毀傷嚴重,月城更甚,巨大的城牆已是殘垣斷壁,可見收復之戰何等之慘烈,牆上坑坑窪窪的彈坑,訴說著萬炮齊鳴的慘烈,焦黑的城磚傾訴著痛苦的悲傷。
一經入城,訊息傳至臨時治所,曹馳正遣蘇方信出迎,並在全城吹響了御客勝利戰號。
“賢弟此去受苦了,請受為兄一拜!”蘇方信深施一禮,心中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