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之所以能夠坐上這個位置,那也說明他與公司內部不少管理人員的關係還算不錯,他是一個善於交際的人,在專業能力上,他並不出色。
但他的領導、調動人員以及交際能力,卻是極強的。
你可以發現,現在公司裡那些平步青雲的人,大多數都是口才好的人。
能說會道只是必備條件,還得學會投其所好,把控分寸,一味的討好與一味的放低狀態都不行。
而口才好,能力出眾便又成了有力的加分項。
至於那些只懂埋頭苦幹的人,如果他嘴比較“笨”一點,只
懂實幹,卻不懂表現自己的能力,除非有個慧眼識珠的好上級,他才有快速晉升的機會。
一般情況下,懷才不遇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程度不至於太深,畢竟管理層也是需要能力才能當上,一般不會是泛泛之輩。
其實很多時候,他們也清楚一個員工的能幹,但是能力這種東西,正因為其重要性,才又顯得不重要。
因為你除了能力,什麼也沒有,你在這個公司已經有了業務熟練性,除非你真是能型人才,否則哪怕跳槽到其他同型別的公司,也是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業務熟練的。
所以跳槽不是一個好選擇,而一般的管理者也明白這一點,對於這種不懂表現自己的員工,他們會加以利用。
他們清楚這種員工一般都比較注重實幹,性格也屬實沒那麼爭強好勝的,因此先給對方一段時間的沉澱,沒有什麼問題,可以說是利用,也可以說是為公司省錢。
畢竟升職加薪這種東西,不是人人都可以給的,一個稍微算優秀的管理層,都懂得利用這一點來激勵員工,具體實施辦法就是給他一種自己隨時都有升職加薪的希望,但是也僅僅是希望了。
雖然遲早都是要升職加薪的,但管理層會透過對該員工的觀察,來推遲來提前這個時間點,確保對方給自己賣力工作,但又拿著微薄的薪水,想要獲得更好的待遇,就得繼續加勁努力。
一旦對方出現了失望而不情願進行高效率的工作,管理層恩威並施一下,也就容易解決了。
這種情況在一些小型企業是非常常見的,畢竟這種企業一般都是民營,老總也是公司收益虧損的直接受到影響者。
而一些大公司,也會存在這種現象,畢竟想要成功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天下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但始終有懷才不遇或者自認懷才不遇的人。
要麼是能力發揮沒有找到正確的位置,要麼就是沒有遇到合適的機遇。。
總之,對於魏明來說,把控手底下這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對於他這種老油條,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不過雖然他在處理上很謹慎,但他終究還是忘了一點,這不是他自己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