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過上幸福的生活,那必須要有所犧牲!”魏嬰看著魏嗣說道。
“如果我們不去打秦國,秦國就不會打我們嗎?”
“齊小白有著統一天下的野心,如果我們放任秦國,我們很有可能被他們夾擊而亡!”
“我魏嬰百年之後,如何去見我大魏的列祖列宗們呢?”魏嬰看著魏嗣說道。
他知道魏嗣想殺他,那必然是受到了那些腐儒的蠱惑,根本不理解這場戰爭的意義。
這場戰爭的意義在魏嬰的眼裡,或者在晉國那些當權者的眼裡,這是一場晉國的存活之戰,只要贏了,魏,趙,韓三地之人,就有能力對抗強齊,不至於被強齊的鐵騎給橫推了。
趙國的趙勝,趙何,韓國的韓然,他們都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們在對抗強秦的戰爭中,即使本地的人十分貧瘠,人口越來越少,但是他們依然要打這場戰爭。
奪得了關中之地,能存活下去的,不止魏人,也會有韓人與趙人,不說能打敗強齊,再不濟可以與齊帝國,楚帝國,三分天下。
能在接下來的時代,逐角爭霸,這是魏無忌所想的,有了關中要地,之前的魏地,趙地,韓地,能成為堅壁的防線。
齊國也許開始會接連勝利,但是龐大的戰略縱深會讓齊國陷入進去,滅晉絕非易事。
如果得不到關中之地,強齊進軍,一路橫推,三晉誰可以與齊一戰呢?怕是僅僅一年的時間,三晉將會齊國的三個都。
如果不去打秦國,秦國窺視他們三晉的,可以說這場戰爭是必不可免的,如今有機會一口氣滅秦,當然是竭盡全力的滅秦。
即使這個代價很大,但是也要付出這個代價。
然而魏嗣在範座的勸說下,告訴了魏嗣如今的魏人已經生靈塗炭,內部十分危險,如果不停止這場戰爭,晉國危矣,魏人危矣。
如果是一般情況下,這種情況的確是十分危險,畢竟國內十分空虛,各路貴族必然會有意見,但是如今這個情況,離著魏人,晉國崩潰還遠著呢。
因為此時的魏人貴族,趙人貴族,韓人貴族,他們沒有一個有意見的,他們都全力的支援這場戰爭,前線的大兒子死了,那就讓二兒子上。
因為這些貴族們,在魏無忌的遊說下,要麼是一些明事理的人,他們也都知道如今晉國的情況。
這場戰爭必須打,只有打下去,晉國才可以存活下去,他們才可以繼續保持著自己貴族的榮耀,如果不打,那麼就等於坐以待斃,等死。
當大齊的鐵騎進入邯鄲,進入大梁,進入陽翟的時候,恐怕他們都要跪在地上,過不了多久,他們貴族的頭銜就被掠奪走,而齊國人掌管他們曾經的一切。
所以他們少有的團結一心,貴族們支援了這件事情,那麼下面的一些貧民的反抗就無意義了。
在三晉的政治中,貴族還是這個國家的主要管理人,雖然貧民眾多,但是貧民們都是給貴族們打工,種地的。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