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派系鬥爭當中,他們又屬於管仲,因為都是貴族,世家,所代表的利益群體是一樣的。
李明是李家之人,但是看著齊國需要的是縱橫遊說人才,戰略大師,能臣武將,雖然他李家身居要職,但是並沒有什麼出色的貢獻。
如果不是沒有合適的人選,李家不可能有如今這種地位,李明知道要想保住李家的地位,必須要為齊國做些什麼。
在內務上,想有驚人的成就,李家不是沒有研究過,但是在驚人的成就,也無法掩蓋著張天上的功勞。
如果超越不了張天上,那麼李家做的在多,齊小白也不會放在眼裡,所以此次齊小白給諸臣定下了戰略大計後,李明想從外部上出手。
雖然李家是內閣大臣,但是外部的戰略上,李家並沒有出手過這主要是李家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這塊料。
但是如今關係到李家的地位了,他們不得不立下一些功勞,來守護住自己的權勢與地位。
李明看著田忌與管仲說道:“我願意前往晉國,來完成陛下的戰略大計!”
管仲看著李明說道:“你可要知道,這個事情對於陛下,對於齊國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完成不好,那是要掉腦袋的!”
身為自己派系的人,管仲多多少少要指點一下他,怕他去送死,還耽誤了齊國的大計。
“下臣,願意去試一試,如果影響了齊國大計,下臣,願意奉上自己的腦袋!”李明看著管仲說道。
田忌在一旁說道:“我們也沒有合適的人選去做這個事情,既然李明想去,為何不讓他試一試呢?”
管仲沉默了一會,然後看著李明說道:“既然你想去,那麼這個事情就交給你了,不過你要立下軍令狀,如若完成不了任務,你就要奉上自己的首級!”
這個事情是齊國的戰略大計,只能施行一次,不能施行二次,因為施行一次不成功,那麼就會暴露出來,被魏無忌發現後,第二次根本不會成功。
所以要立下一個軍令狀,畢竟你耽誤了齊國大計,如果不做以懲戒,那麼以後人辦事情就不會那麼用心了。
齊國有著非常完善的獎勵制度,但同時也有著十分完善的懲戒制度。
你立下了功勞,那麼就會給你,讓你心滿意足的獎賞,如果你做任務失敗了,那麼就會對你進行懲戒。
當然一般任務失敗懲戒的人,都會提前給你說明白,如果你自己認為做不好,你大可提出來,齊國不會強迫你去做,畢竟你自己都說做不好了,在讓你去做,失敗了,那就是命令者的責任了,而非你的責任。
但如果你拍著胸脯說,保證完成任務,你還任務失敗了,那麼就是你的責任,因為你無法勝任這個任務,你之前應該說出來,而不是拍著胸脯保證完成任務。
因為你的失敗是耽誤了齊國的大計,影響了齊國整個戰略佈局,不對你懲戒,無法警示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