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王軒會不會在楚國失敗,他魏惠王倒是沒有想過,這主要是楚國現在內亂,剛經歷了一場召陵大戰,而且楚國的貴族勢力們還蠢蠢欲動著。
他魏國在楚國這個薄弱的時期中進攻,他魏國手握獨步天下的魏武卒,這有何敗的理由呢?
魏惠王心中有著絕對的自信,他相信著魏國絕對能在這個時機戰勝楚國。
當然魏惠王也有著自知之明,知道楚國的強大,雖然現在楚國出現了窟窿,但是要滅掉楚國也是異常的難,魏惠王不想著滅掉楚國,只求他魏國攻佔楚國大面積的領土,讓楚國簽訂下喪權辱國的條約。
打出他魏國已經喪失的威嚴,讓諸侯們在看看,他魏國不是弱不禁風的國家,霸主的雄風依然健在。
消弱楚國,奪得楚國的領土,彌補在與趙國激戰的時候的損失,隨後恢復魏國的威嚴。
而此時魏惠王也意識到了三晉同盟的重要性,魏惠王派遣了外交官前往趙國遊說,希望與趙國再次建立盟約。
趙國並沒有立馬同意,而魏國想借助這場戰爭,讓趙國意識到魏國依然還很強大,唯有與魏國結盟,才是趙國的出路,其次讓趙國放棄對魏國的窺視。
魏國經歷了與趙國一戰後,趙國覺的魏國不過是紙老虎而已,所以趙國是十分窺視著魏國,這個窺視讓魏惠王心中是十分的擔憂。
他並不想與趙國開戰,因為趙國的強大,他也見識到了,他不是簡簡單單的可以吃的下的。
而他贏得了楚國,正好可以威懾一下趙國,讓其不在有這種想法,正好可以簽訂與趙國的盟約。
只要三晉同盟再次立下盟約,這秦國,楚國,還有新興霸主齊國,都不敢隨便打他們的注意。
隨後魏惠王把兵符交給了王軒,王軒跪在地上,接過了兵符,王軒心中也是期待著立功。
旁人看來,王軒與公叔痤在朝中是平起平坐,但是他王軒知道,他的地位根本不如公叔痤。
這主要是他王軒沒有啥建樹,人家公叔痤征伐趙國,有所建樹,因此得到了魏惠王的欣賞,雖然公叔痤打趙國,打的其實也是一塌糊塗,但是在魏惠王的眼裡,這公叔痤打的是不錯的,理由是公叔痤是壓著趙國打的,要不是齊國背後使壞,秦國出擊,這公叔痤早已經滅掉趙國了。
而且公叔痤在對趙國戰爭當中也是打了幾場勝仗,這也是建樹。
所以在魏惠王的眼裡,公叔痤要比他王軒更有用。
而這次征伐楚國,是王軒能超越公叔痤的一擊機會,公叔痤沒有贏得趙國,還簽訂了對魏國沒啥好處的條約,都能得到魏惠王如此的器重。
如果他王軒打敗了楚國,贏得了這場戰爭,為魏國奪得大面積的領土和諸多的賠償金,這魏惠王該如何看他王軒呢?
肯定會是更器重他王軒,他王軒的地位也會隨之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