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的粉絲們,下面是陳師傅講故事時間,請大家認真的聽哦,這些可都是我們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呢。品=書/網 ”趙玲面對著直播鏡頭,發出甜美的聲音。
“明朝末年,清兵打入太湖,太湖漁民張三帶領一幫人與南下的清兵在這太湖一帶激戰。一次,張三在湖上與清兵作戰時,手臂中箭,手中大刀掉入湖中,他忍住劇痛,彎腰從湖裡拾起一把銀刀,向清兵殺去,清兵被他的神勇給鎮住了,紛紛落荒而逃。張三低頭一瞧手中,原來是一條銀光閃爍的白魚,這樣銀刀的名字就叫開了。”陳墨一口氣講完白魚的故事。
聽完陳墨的講述,圍觀的漁民們先是沉默一會兒,接著便接頭接耳起來。
“沒想到咱太湖還有這麼個事情啊。”
“我就說咱太湖人那是槓槓的,面對侵略,肯定毫不退縮。”
“一條魚像一把刀?我好像在哪部電影裡看過。”
......
這時,有漁民向陳墨問道:“這白魚的故事雖然動聽,但是這白魚怎麼做才好吃呢?我們烤過,味道一般,如果像銀魚一樣油炸的話,是不是個頭又有些大了。”
陳墨笑了。
這才是重頭戲。
“烤或者炸,對於肉質細嫩、鱗下脂肪多的白魚來說,並不是合適的烹飪方式,最適合白魚的做法,應該是蒸。”
“蒸?”眾人齊聲回應。
“沒錯,我就用這條白魚,來做一個清蒸白魚。”
雖然嘴上說個不停,但陳墨的手也沒有閒著,將魚的內臟掏空洗淨,用龍雀刀刃在白魚身上劃痕,噴上料酒,在魚身上抹上少許鹽,切好的薑片放魚肚裡和刀痕縫裡,再撒上一些蒸魚豉油。
鍋裡的水已經開了,“咕嚕嚕”的冒著氣泡,陳墨將處理好的魚放進大盤子裡,上鍋開蒸。
貴湖生踮起腳尖,雙手的拇指不斷的碰觸,內心彷彿充滿了期待。
沒過一會兒,一股魚香的味道開始從鍋裡逐漸的湧出。
這股香味和油炸銀魚所飄出的濃香不同,是一種淡淡的魚香。
蒸了差不多8分鐘,陳墨將鍋蓋掀起,伴隨著濃濃的白霧飄散,一條蒸熟的白魚呈現在眾人眼前。
“這就好了嗎?”有漁民嚥著口水,似乎依舊迫不及待了。
“還沒呢。”陳墨笑了笑,另起了油鍋,將油溫燒至7成熱後加入幾粒花椒粒,然後將燒烤的油淋到了白魚身上。
出鍋前,陳墨撿去所有的蔥薑片,另外擺放了一些蔥絲,這才算大功告成。
清蒸白魚,成功!
一道看起來簡簡單單的清蒸白魚,擺在眾人面前。
“不知道這蒸白魚味道怎麼樣。”
“魚香沒有剛才的油炸銀魚濃呢。”
“但這股香味也挺好聞的。”
漁民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卻沒有一個人像爭搶油炸銀魚那樣上前爭相品嚐。
“咳咳。”老村長咳嗽了一聲,說道,“你們誰想嚐嚐,就先起筷吧。”
有了村長的允許,立即有一名年輕的漁民跳了出來說道:“我先來嚐嚐吧。”
老村長眯著眼睛,笑著點了點頭。
“你好,你叫什麼名字啊?”趙玲向這名看起來只有10歲左右的小漁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