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扣肉,主料就是梅菜和五花肉。品=書/網
梅菜,是廣東梅州的傳統特產,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
由於其不寒不燥不溼不熱,所以被譽為“正氣菜”而久負盛名。
在梅州,梅菜與鹽焗雞、釀豆腐同時被成為“梅州三寶”。
根據梅菜扣肉的首序食譜,這道菜製作起來可與傳統的做法不太一樣。
一般的梅菜扣肉,基本都是蒸,而“天仙配”的做法,卻是包含煮、炸、燒、蒸四種製作手法。
原料櫃提供的梅菜是精選的梅菜芯。
陳墨先將梅菜芯在清水中浸泡至爽口。
然後從水中取出。
只聽見廚房傳來“嗒嗒嗒”的聲音。
泡好的梅菜被陳墨熟練的切成段狀備用。
將精選的五花肉放入湯鍋裡煮。
美食屋廚房的分子廚具,很快就將五花肉煮透。
鍋裡不斷的發出“咕嚕嚕”的沸水冒泡的聲音。
將煮透的五花肉趁熱,在皮上抹上一層老抽。
將滿是新鮮的花生油鍋燒熱,待鍋底冒出氣泡時,將五花肉皮向下,放入油鍋裡炸。
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浸入油鍋,沒過一會兒油鍋內就傳來“滋滋”的炸肉聲。
雖然只是單純的炸五花肉,但肉香已經立即從油鍋裡四溢開來。
炸肉只是食譜中的其中一部,所以肉絕對不能炸老,將五花肉炸上色之後,立即撈出。
此刻浸過花生油的五花肉色彩斑斕,肉皮金黃髮亮,高溫的熱油浮在五花肉的表面,接觸到空氣後不停的冒著氣泡。
整塊五花肉此刻炸的有些發硬,陳墨便將炸好的五花肉放到水盆裡泡軟。
滾燙的五花肉一入水裡,伴隨著“滋滋”的聲音,一股白霧立時升起。
待白霧散盡,陳墨將肉取出,原本炸的有些硬直的肉塊,此刻已經軟了下來。
將整塊五花肉放上案板,取出金門菜刀,陳墨手起刀落,將大塊的五花肉切成三至四毫米厚的大肉片。
這時候,兩樣主料就基本準備完畢。
起鍋熱油,熱熟的花生油發出噴噴的香氣。
放入蔥、姜、蒜、八角末,爆出香味後,將切成肉片的五花肉放入鍋內爆炒片刻,待肉香散出,倒入白酒、高湯,再放生抽、鹽、白糖調味。
待湯燒開後,挪到小火上去,直到五花肉燜爛為止。
當五花肉燒好後,單是到這一步,陳墨就覺得已經能夠獨立成菜了。
然而距離梅菜扣肉,這才剛剛完成一半。
陳墨將燒好的五花肉,按照皮在底的順序,將一片片五花肉,逐片平整的放入碗裡。
將做好的五花肉擺好後,再將梅菜段鋪上一層,倒入高湯,上蒸籠去蒸。
沒一會兒,梅菜的清香、五花肉的醇香,便從蒸籠裡間斷的湧出,讓陳墨食指大動。
將碗裡的梅菜五花肉蒸透後,陳墨潷出原湯,把肉反轉扣在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