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耒不去多想,如今四種書籍,都被盡數兜售,比起松家那次武功販售,簡直不要大賺。
細細盤算,他如今有了67點功德值,看似非常多,但若是平攤到各大武功上,那便十分稀缺了。
67點功德,需要認真善用,首先《舍漏功》不必考慮,因其已練成,提升甚快,幾乎日進千里,再次冒進,恐怕會引發引修為不暢的情況。當然,若是自己已有把握,當然可以直接提升。
很多人往往貪多貪快,武功修為,直來直去,迅速如雷,看似開頭並無問題,卻並不知道,心魔暗藏,禍胎遺結,終有一日,走火入魔,便就百馬難以拉回,追悔莫及,也無濟於事了。
因此,丁耒打算提升一下《三山劍法》和《沉心石照經》。
《沉心石照經》同為“拙”,對於他領悟“拙”的深刻道理,更具幫助。
同時,這門功法與《舍漏功》有些近似,需要沉澱心性,方能有成。
丁耒有《舍漏功》作為鋪墊,自然不會有差。
想到這裡,丁耒繼續閉上雙目,沉入虛擬介面,忽然點開《三山劍法》這一欄:“三山劍法,目前4880,境界,是否需要用功德提升?”
“是!選擇加12點。”丁耒心念一動,這是一道光電,驟然閃現,落入丁耒的眼簾。
忽如一道暖流,刺激大腦,改善精神,這時丁耒舒爽地悶哼一聲,奇光隨著暖流,照耀腦門,如洞開了一片沃土,種下萌芽,種子發芽,生髮千里,綠意橫生,激盪不已。
丁耒自然沉靜,如重歸故里,新舊交替,心態復甦。
這時,他對於“三山劍法”領悟更深一層,他本就得到了,如今招式再次加強,對於的把控,更為精道。就彷彿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開頭不是很會走路,但有朝一日,突然之間,他獲得了一個成年人的心態,對於行走,有了很好的理解。
丁耒也正是大徹大悟了,“三山劍法”從4880突然上升到了6080,看似提升不大,其實對於丁耒來說,已有了更多的建樹。
他本就在孩童學步一般的方式,現在突然領悟,也無不可,畢竟這門功法他修煉多時,不說功參造化,但也力能扛鼎,降服其心。
這一道光芒,繞入腦門,鎮靜良久,丁耒心中安然,如同脫胎換骨一般。
如今如果他施展“三山劍法”,未必不能贏那名卜凡。
“三山劍法”提升過後,丁耒就觀察向了《沉心石照經》。
這門功法沉心沉意,虛空坐定,靜謐如石,全然一番固化態勢。
丁耒守心如一,將其中的10點功德值加在了《沉心石照經》上,頓時這門功法從1080,到達了2080,如此迅速,他心底也衍生出一種空空如也感,但畢竟他之前有所徹悟,對於陽蹺、陽維兩脈,把控了得,因此當被灌頂,內氣突如其來的時候,他並未感覺到壓力,反而一身輕鬆,如沐浴在春潮裡,心意跌宕,浪裡白條,空明之心,隨內氣旋走,接著匯聚了又一個小周天,之後就如靜水溫婉,迴歸自然。
一般之人,若是直接點上點數,沒有修煉的話,就如同密宗“灌頂”之法,只聞其形,不通其意,往往會生澀無比,甚至於產生一種虛無之感,彷彿這一切都是鏡花水月,精神與經脈,無法做到溝通交織,便就容易在一段時間內,洩露內氣,衰弱精神,這就是“灌頂”的弊端。
不過“俠義榜”的灌頂,可是安全許多,首先,它的“灌頂”,是虛空納氣,不會衍生出人體特有的性質,而是虛空元氣,直接沒入,沒有性情,沒有精神,但偏偏又順著功法軌跡,連通經脈丹田。
這就十分神奇了,沒有性質精神,往往是死物,既然是死物,卻又如何靈活?
丁耒忽然想到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佛門的“非生非死”,生與滅,世間常理,《楞伽經》有云:“如來藏世間,不生不死,不來不去,常恆清涼不變。”如來佛祖,就是非生非死之人,雖然這個世界沒有如來,但丁耒無事的時候,看過別的世界流傳出來的雜學,就知道,如來定然是比延師還要厲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