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幾乎全軍而動,終於讓洪堂陣地上的將士們感受到久違的壓力來。
“刀盾兵準備作戰!”
“火槍手,上刺刀!!”
“手雷準備!”
各種各樣的呼喊聲響起,與之對應的,是一隊隊排列整齊地洪堂士兵們抽出腰間長刀,舉起手中盾牌,有條不紊地做著戰前準備。
不過,首先有所動作地,除了一直沒有停止過地洪堂火槍兵外,卻是再後方抓緊時間構築炮位,調整夾角的洪堂炮兵們。
此時就在洪堂陣地的後方,除了展露在明軍斥候眼簾中的那三四十門火炮之外,不知道什麼時候多出了將近百餘具有著粗大炮身,但是卻又有著木桶般細短炮管的不倫不類地物件。
這正是孔有德他們藏在牛馬車中,包裹得嚴嚴實實地殺手鐧,按照李天養的建議還有命名為“沒良心炮”的消耗性武器。
多虧了當年喜歡的關係,李天養從那本曾經一直追更的《贅婿》裡獲得的靈感,鑄就了今日孔有德他們手上的殺手鐧。
只是李天養所不記得的是,這所謂的“沒良心炮”,其實是源自後世我黨在資源匱乏,火炮不足的情況下,所開發出來的發揮了重大作用地武器。
雖然看似簡陋地武器,在李天養給研發院提出建議不足一兩個月時間裡,研發院就給予了李天養從實物到技術的所有報告,預示著“沒良心炮”的誕生。
可是真當大家對此不以為然,以為其最後功用未必可靠之時,沒良心炮在初登東北戰場,在野戰中給予了女真鐵騎大量殺傷之後,再也無人認為這是一種沒什麼卵用地玩意兒了。
“轟隆!轟隆!”
略顯低沉地轟鳴聲,帶起一捆捆包紮的結結實實地炸藥包沖天而起,在天空中拉開一道拋物線之後,徑直砸落在明朝士兵衝鋒的道路上。
甚至有些炸藥包,乾脆跨過遙遠地距離,直接掉落在了明軍中軍大營所在地,隨後在落地不久,便發出震天的巨響,伴隨著巨大的衝擊波,方圓兩丈範圍之內,基本沒有任何活著地生物存在。
洪堂的火藥,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極高的階層,隨著硝酸與硫酸的出現,洪門研發院已經將目光聚焦到更先進地化學制劑中,不再侷限於利用木炭、硝石等等原材料的配比方式。
當然,隨之而來的,是研發院發生事故的機率成倍增長,甚至已經有了硝化甘油等初步製取技術的研發院,卻因為缺少對化學本質的認知,無法完全瞭解其中作用原理,進而使得大家在實驗時,付出的代價是極為沉重的。
其中像硝化甘油這種只能在實驗室中製取,還沒有成熟製造工藝的東西,自然還只能停留在技術層面上,可是因為各種研究方向,卻也讓洪門的火藥配方有了長足底發展。
甚至於洪門的研發成員,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搞清楚他們無意間發現都東西,具體是個什麼東西,到最後因為實驗過於危險,被塵封在了實驗室的一摞摞檔案當中。
但若是有人細心觀察,想必能夠發現,洪堂火槍兵現在發射彈藥之後,所產生的硝煙已經少了好多,幾乎不可能出現一次射擊便硝煙瀰漫底跡象,這便是洪堂研發院所研製出來的無煙火藥的功績。
而在“沒良心炮”的炸藥包裡,洪門所包裹得的炸藥,幾乎可以說是這個是時代威力最強大的火藥了,而在火藥包的外層,則包裹了一層層鐵珠、瓷珠,隨著引線引爆中心處的炸藥,無數鐵珠瓷珠就如同一個馬蜂窩,當場炸開,嵌入任何敢於阻擋他們的物體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