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中元前夜。
一大早,畢靈空就帶著潘龍去了青州。
他們來到了一個山谷之中的小鎮。
鎮子不大,方圓不過三里,居民不足兩千。但在鎮子外面,卻有一處軍營,駐紮著五六百士兵。
這些士兵一個個身體強壯、裝備齊全,此刻明明太平無事,他們卻分為兩軍,在進行模擬作戰的訓練,一個個汗流浹背,極為刻苦。
潘龍一看就知道,這些士兵們並不曾怎麼見過血,但訓練量卻是極為充足。屬於那種只要拉出去打個一兩仗,立刻就會變成王牌部隊的精銳之師。
“奇怪,這小鎮交通也不算很便利,為什麼會有這麼一支軍隊駐紮?”他好奇地問。
“他們是防備夫子復活的。”畢靈空說,“這個小鎮名叫孔鄉,夫子當年就在這裡出生。如果他復活的話,有很大的可能會藉助自己後世遠親的身體。”
潘龍吃了一驚——這個不起眼的小鎮,竟然是儒門大聖魯夫子的故鄉?!
“老師您帶我來這裡,莫非是憑弔嗎?”他問。
畢靈空笑了:“憑弔什麼啊!夫子是仙人,不死不滅。我死了他都不會死,誰憑弔誰呢!”
“我帶你來,主要是帶你認個路。以後如果你要搞事,想吸引大夏皇朝的注意力,那麼在這裡稍稍做點手腳,就足以讓至少三四個妖神急急忙忙趕來坐鎮,一步都不敢離開。”
潘龍恍然大悟。
這裡是魯夫子的故鄉,若是出了什麼怪事,自然就是魯夫子可能要復活的徵兆。
對大夏皇朝而言,魯夫子不僅僅是一位仙佛,更是反對大夏的諸子百家首腦之一。
昔年諸子百家諸位仙佛之中,地位最高的是三位。
儒門魯夫子,墨家初代鉅子,還有道門的楊子。
道門和大夏皇朝並未翻臉,楊子至今都還在。據說他住在崑崙山上,代替道門太清祖師主持十年一次的論道大會。
而魯夫子和初代鉅子都被帝甲子以周天星斗大陣鎮殺,迄今尚未復活。
若是魯夫子復活,不僅意味著諸如畢靈空這類儒門“餘孽”們有了主心骨,會迅速團結起來,形成一股極為強大的力量,更代表昔年帝甲子鎮殺諸子百家仙佛的手段可能已經失效,那些當初被他鎮殺的仙佛們,很快就會陸續歸來。
……那可真是挺要命的。
諸子百家高手如雲,仙佛多到雙手雙腳加起來都數不完?若是這些仙佛們紛紛復活回來?便是帝甲子重生,將昔年訂立盟約的諸位妖神們重新召集?再次佈下周天星斗大陣?也未必一定能贏。
現在的大夏朝廷,可做不到這種事。
所以正如老師所說?如果有朝一日,潘龍想要做什麼大事?需要牽制那些支援大夏皇朝的妖神們?在這個孔鄉鎮弄出“魯夫子要復活”的跡象,算是一個投資小回報高的好辦法。
接下來,畢靈空又帶著潘龍去了另外幾處村鎮。
這些村鎮,自然就是儒門其餘幾位仙佛的故鄉。
他們沒有進入村鎮?只是在每一處村鎮遠遠地看了看?畢靈空給潘龍介紹了這座村鎮的來歷,又介紹了對應的那位仙佛的相貌、性格、愛好、特徵,便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