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者說得漫不經心,“排頭”卻聽得心驚肉跳,雖然早春的天氣十分寒冷,他卻硬是急出了一頭冷汗,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想要造反,而且想要殺了皇帝滿門,這種事情是可以隨便在外人面前說出來的嗎?
他又不好明說,只能努力轉移話題。
“掌教、掌教!此物如此神妙,你可知道它叫什麼?”
老者愣了一下,搖頭:“如果我知道它的存在,早就去設法找來。無論買也好、尋也罷,就算要偷要搶,也在所不惜。哪裡還會等到今天,才第一次見到?”
排頭總算搶過了話題,心裡鬆了口氣,看向潘龍:“潘老弟可知道此物的名稱?”
他這話卻是話裡有話,詢問這種奇妙金屬的名字,其實並非關鍵,關鍵在於將老者的思路引到潘龍的身上來,好讓老者意識到,剛才說漏了嘴。
潘龍不是傻瓜,看他的表現就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心中暗笑,開口說道:“我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排教也是想要造反的。”
他將那個“也”字特別強調了一下,說得又重又長,排頭的眼睛頓時就亮了。
“潘兄弟你也是?”他試探著問。
潘龍露出一個大家都懂的笑容:“此物名曰‘密斯里魯’,產自異域地下深處,唯有一種天生個頭粗短,卻力大無窮不懼水火的異種生靈,有能力將其開採出來。”
老者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九州世界的周圍,的確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異域,其中也常常出產一些奇妙的東西。卻原來此物也是從異域產出……只是這名字聽起來好生拗口,我看此物色澤如銀而堅硬更勝鋼鐵,不如叫‘銀鋼’算了。”
“也可,反正那名字是從那種被稱作‘矮人’的異種生靈話語裡面直譯過來的,若是以我九州的語言……”潘龍想了想說,“只是,此物最大的特點是輕盈,前輩怎麼不在名字裡面特別強調這一點?”
老者露出了有些狡猾的笑容:“就要別人不知道,才有意思啊。”
潘龍大笑,笑過之後說:“潘某闖蕩江湖時日甚短,對於一些隱秘不甚瞭解。今天聽前輩所說,卻原來排教也早有與大夏為敵的心思。卻不知若是晚輩還能找到哪些同好?”
他話裡的意思已經十分明白,但排頭還是忍不住將話挑明:“你的意思是,你也想要造反?”
“不是我想要,而是不得不做。”潘龍嘆道,“排頭你可聽說過‘山海經’之名?”
排頭搖頭,老者卻點了點頭:“山海經據說是能夠輔助九州大陣的一件寶物,相傳若是山海經和九州大陣配合,便能將九州的天地元氣都抽取到神都之中,非但能夠批次製造真人宗師甚至不死妖神,還能隔斷九州氣脈,讓神都之外再無人可以修煉。”
潘龍挑了挑眉毛,沒想到這位排教掌教竟然知道這個秘密,又問:“那前輩您可知道山海經究竟有多少?”
“老夫也略有所聞。傳說大夏開國天子趙勝生前曾經試圖製造山海經,以配合九州大陣而獲得長生。只是人力有時而窮,到死也沒能將這件寶物製造成功。他死後,歷代皇帝曾經不止一次試製山海經,一共製作出了十幾件,但每一件都不能真正符合趙勝留下的圖譜,有形而無神。”
“後來呢?”排頭好奇地問。
“後來大概是做了十幾二十次之後,大夏皇帝們也就放棄了。至於做出來的這些個山海經,有的被深藏宮廷,有的被交給親信重臣,還有的散落在外。”老者說,“前些年,朝廷曾經神經兮兮地尋找失落在外的山海經,據說還找到了幾個。”
“那前輩可知道,昔年散落在外的山海經,有的已經得天地靈機,造化成妖了?”潘龍問。
老者滿不在乎地說:“草木頑石尚且可以啟靈成妖,何況山海經這等寶物?正常來說,每一份山海經應該都可以成妖。只是其中有些運氣不好,沒能成功而已。”
潘龍笑著伸出了右手,手上的護腕光芒一閃,化為一卷畫軸,在空中轉了一圈,又重新化為護腕,回到了手腕上。
排頭瞪大了眼睛看著潘龍:“你……你……你竟然!”
“所以兩位明白了吧,我也是有不得已苦衷的。”潘龍嘆道,“無論帝家怎麼說,只要他們一天不完蛋,那些懂得怎麼製造和控制山海經的人一天不死光了,我就睡覺都睡不安心。”
老者大笑,拍了拍潘龍的肩膀:“原來你也是做造反這行的!難怪老夫剛才第一眼看到你的時候,就覺得非常的順眼!老夫剛才還琢磨莫非是覺得家裡的小丫頭太吵鬧,想要給她找個婆家,現在才明白,是我們同行之間天然投緣啊!”
“用昔日文超公在《仙旅奇緣》裡面的說法,大家都是造反的浮蓮子呢!”排頭也哈哈大笑,所有的擔憂和焦急都被扔到了九霄雲外,甚至還說起了俏皮話。
結果他立刻被老者瞪了一眼:“孫子都會背百家姓了,你竟然還看《仙旅奇緣》?這麼閒的話,為什麼不去修煉!”
“掌教你自己不也喜歡看……”
小小吵鬧一番之後,潘龍便詢問排教昔年和大夏皇朝結仇的緣由。
排教二人倒也沒有隱瞞,將事情的經過詳細說來。
昔年帝乙亥當了皇帝,正式上朝之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和漠北王庭開戰。
雙方一番鏖戰,最終大夏戰勝。然後帝乙亥便要揮師北上,突破大漠天險,直取漠北,將其佔領下來,開闢為大夏的第十個州。
跨越大漠運輸糧草,自然極為困難,對於後勤的壓力很大。為了確保糧秣運輸,帝乙亥便派人找到排教,要排教負責運輸工作。
排教當時已經建立多年,教祖陳四龍修成仙佛,更有一件名為“祖排”的寶物。那寶物據說是當初陳四龍還是凡人的時候所駕駛的木排,被他煉入各種天材地寶,又在他成就長生的時候分潤了靈機,便成為了一件不可思議的寶物,能飛天遁地不說,還能運載極多的東西。
陳四龍本是窮苦出身,門下教眾也多是窮苦人家,對於戰爭這種事情殊無好感,非但一口回絕,還回了一句“列國自有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