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遠在千里之外的白頭鷹發生了一件大事。
一位商人出身的素人,獲得了頭領之位,開始掌控起全球第一大國。
畢竟,這可是當今世界第一強國,包括不限於軍事、經濟、文化、科技、農業、教育等方面。
白頭鷹只用輕輕地扇動一下翅膀,就能對全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並不是虛言,而是有切實可能性的。
同一時刻。
原本,按照慣例,國內的頭條應該是報導這位白頭鷹的新任商人統領。
但是,真實情況卻並非如此。
航天技術人才流逝,各大研究所劍指銀河科技。
這一出大戲,簡直是賺夠了流量和注意力。
原本,如果是隻有601研究所這麼做的話,倒也沒有什麼。
可是,隨著時間流逝,站出來的研究所越來越多,就像是約好了一樣,極具默契。
如此一來,就讓有心人看出了不對。
這裡面有問題!
接著,便是各大官方媒體的紛紛站隊。
有的站在中立角度,客觀地評論此事的對錯。
有的則是站在了研究所一方,對於民營私企進行了隱晦的批評。
批評的角度很多,比如說是私企拿著高薪挖人,破壞了市場環境,引得科技研究人員人心浮動,無心搞研究。
有批評的,自然也會有支援的聲音。
支援的一方,則是以銀河科技搞出了千噸推力火箭發動機為理由,論證民營私企進入航天領域之後,做出的種種成果,以及表現出來的深厚潛力。
意見各不相同,這也導致了眾人討論不休,根本停不下來。
同時,也將此事搞得越來越大,沸沸揚揚。
作為此次事件引爆的主人公,張平也在第一時間就被銀河科技保護了起來。
當然了,這也是詢問過了張平的意見。
經過同意之後,銀河科技才謝絕了媒體對張平的採訪。
張平能躲得過去,但是銀河科技卻躲不過去。
相比較於張平而言,各大新聞更加看重採訪銀河科技的成果。
畢竟,銀河科技可是一口氣挖了那麼多的人。
要是每一個都和張平一樣的話,那就真的不得了。
王東來沒有發話,就算是再怎麼被媒體糾纏著,銀河科技沒有接受採訪,不置一詞。
“老闆,對於此次事件,我進行了大資料檢測。”
“截至目前,網路上有關此事的資訊達到了135484條,其中微博平臺成為此次事件的聲量集散地,共有相關資訊98546條,接著便是頭條等銀河科技自家平臺,共有此類資訊21475條,其次便是各大網頁和微信平臺以及境外媒體平臺。”
“而透過對於此類資訊下面的網友評論進行分析,在此事件中流露出憤怒情緒的人數佔比最大,約為65.72%,厭惡情緒佔比15.47,排名第二,排在第三位的是高興情緒,佔比為13.18%,悲傷情緒佔比4.54%,排名第四,還有佔比1.09%的恐懼情緒。”
“至於各大官方媒體賬號,我也進行了單獨的分類檢測,其中在其次事件中持有支援態度的共有……”
實驗室裡。
王東來聽著媧的回答,頭也沒有抬,專注地忙碌著自己手中的事情。
只見到在王東來的面前,有一個超大的螢幕,上面密密麻麻寫著充滿了各種術語的設計方案。
《論穩態微聚束SSMB的未來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