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觀全世界,只要是有能力發射火箭的國家,都經歷過火箭發射失敗。
其中,火箭發動機爆炸的事情更是從未少過。
然而,在我國這方面的事例卻是相比較於其他國家,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爆炸次數絕對是最少的。
之所以爆炸次數少,其中有我們的航天工作人員日復一日對產品質量的高要求。
就比如此刻,在聽到發生了爆炸之後,韓明一刻都沒有耽擱直接就來到了基地,到了地方之後,第一時間就開始分析原因。
如果是國外,絕對不會有這樣的速度和態度。
另外,便是技術方面的原因。
受制於我國在航天領域的資金投入,所以我國的火箭發展路子一直都是以低成本高可靠的思路在發展,走的基本都是白頭鷹和毛熊已經走過且‘淘汰’的技術路線,符合小步快爬的穩健發展思路。
火箭發動機的迴圈方式都選用的是燃氣發生器迴圈,結構簡單可靠。
燃料也是選用的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而這兩者的沸點一個是63°C,一個是21.2°C,常溫下,這兩種物質的狀態幾乎就全都是液態,這就讓燃料罐和發動機材料,無需經歷低溫挑戰,只需要考慮高溫環境就行。
如此一來,想要分析火箭發動機爆炸的原因就變得勁簡單了起來。
比如說是結構不穩定,或者是燃料燃燒不充分等等的原因,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排除掉。
韓明在觀察過現場之後,心裡也大概鎖定了幾種可能性。
只不過,沒有等他說出來,王東來卻是提前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一時間,吸引了在場眾人的注意。
“韓工,我可能有一點發現!”
王東來手裡拿著檔案,語氣極為認真而又自信地對韓明說道。
聽到王東來這話,丁主任和韓明以及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王東來的身上,目光之中帶著探尋之色,想要知道王東來到底是發現了什麼。
“王院士,你發現了什麼?”
其實,聽到王東來這麼說,韓明心裡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
自己都沒有辦法確定,結果王東來就說自己有了發現,這前前後後才過去多長時間。
時間太短暫了,根本就不可能。
心裡這麼想著,可是韓明卻並沒有表現出來。
“韓工,我手裡的這份檔案裡面是火箭的各項資料,我看了之後,發現裡面的資料有些不對。”
“然後我透過分析資料,我判斷這一次的爆炸並不是發動機質量或者本身的問題,而是因為外因。”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是一驚,臉色齊變。
王東來的這句話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既然不是發動機質量和燃料的問題,又是外因。
那剩下的幾種可能裡面,不管是哪一個,只要查出來之後,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會有人擔責。
想到這裡,丁主任就有些坐不住了,出聲說道:“王院士是吧,我能問問你是基於什麼做出這樣的判斷嗎?”
“有沒有信心?有沒有把握?”
丁主任接連三問,雖然臉上還帶著笑意,可是卻在無形中流露出一絲壓迫感。
如果王東來做出來的判斷正確,那麼作為領導的丁主任,就必然會擔責。
所以,丁主任會有這樣的表現,也在王東來的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