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東來的記憶裡面,《我不是藥神》所造成的影響極大。
因為是根據現實改編的電影,加上其中的劇情,格外具備代入感。
最後,因為製造團隊的用心付出,所以使得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後,就在全社會引發了極大的反響。
相比較於對全社會造成的影響,31億的全國票房收入,根本就不算什麼了。
要知道這部電影可是直接引發了領導的專門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等相關措施。
當然了,這部電影能夠成功上映,也有多方面的因素。
比如說是編劇姓韓,是韓三爺的女兒。
但就是這樣,這部電影的劇情也幾次三番打磨,歷時三年才上映。
這一世,王東來其實沒有一點心思去當什麼文抄公之類,涉足娛樂圈什麼的。
可是,隨著銀河科技的發展,加上思維的成熟。
王東來這才發現,文娛產業的重要作用。
所以,這一次在系統升級之後,王東來就再次將自己的想法完善了起來。
成立影視劇投資公司,這是因為王東來不想去處理娛樂圈裡面複雜的事情,只需要能夠把自己想要的電影電視劇等文化產品創造出來就行。
銀河科技坐擁抖音、西瓜影片等媒體渠道,在媒體宣傳上具備極大的優勢,王東來自然不會放過。
商業帝國,不是簡單的四個字。
是涉及多方面,並在多領域都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才可以被稱之為商業帝國。
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那就是隨著銀河科技的壯大,必然會在多個領域,侵犯到那些傳統公司的利益。
比如說這次的專利事件,銀河科技就和三星以及蘋果結仇。
只不過這些錢,這兩家暫時還能忍下去,如果再進一步的話,那就不一定了。
同時,和連影的人工智慧醫療輔助診斷系統,其實也在明裡暗裡受到了很多阻礙,醫院核心診斷資料不願意拿出來,儀器不被納入採購名單,招標落選等等。
類似這樣的事情,在很多領域都有發生,不過因為王東來之前選擇專利授權出去,所以還沒有影響到銀河科技身上。
但是,隨著銀河科技的規模越來越大,勢必隱藏不下去,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辦公室裡面。
在說服眾人之後,王東來便開始根據個人的才能進行分工。
百里秀學的是生命科學專業,所以百里秀的任務就是先去調研國內的醫藥公司和國外的,做一份調研方案出來,並且根據方案,在國內收購一家醫藥公司,連帶著資質以及生產產線等等全部拿下,另外則是要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人材招聘。
馬瑞學的是電子通訊工程,所以他就負責是機器狗以及類人機器人的研發。
至於無人機專案,到時候只需要剝離出來就是了。
薛濤學的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就承擔了成立火箭公司的任務,去參觀海外的SPACEX公司,獲得國內的批准,佈置生產車間和添置裝置,以及招攬人才等工作。
郭星和陳夢妮則是負責文娛這一塊。
至於徐志斌,則是負責統籌,提供幫助。
將任務分下之後,王東來則是和每個人單獨聊了起來。
對於這幾家要成立的公司,他心裡自有打算。
百里秀等人只需要按照他的吩咐去做事就行,所以他才會如此的放心將這般大事交給他們。
其他幾個領域想要真正成型,還需要一段時間。
所以,王東來對於幾人的吩咐也都很簡單,那就是做好公司架構就行。
唯獨是郭星和陳夢妮負責的文娛公司,王東來的交代和吩咐就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