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
按照流程,第八屆ICIAM到此也就結束了。
在這一天,將會有為數眾多的媒體記者前來參訪。
哪怕是很多人對於學術並不關心,並不在意,尤其是這種枯燥乏味的國際會議。
但是,這般學術會議的重要性卻是極為重要的,更何況這還是國內第一次舉辦,自然是給與了極高的重視。
所以,不提國外駐國內媒體記者,就單單是國內的媒體記者都來了一大堆。
原本,沒有多少記者在意,只是想應付任務,隨便採訪一下,發兩篇通稿也就算了。
然而卻讓這些記者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不管是採訪的國內學者,還是國外的學者,在這些學者的嘴裡,他們都提到了一個人。
王東來!
哪怕是獲得拉格朗日等大獎的Andrew J. Majda等教授,在記者沒有提及王東來的時候,都特意地提到了王東來。
話語之中,充滿了對於王東來的欽佩和稱讚。
能夠成為合格的媒體記者,這點敏銳性還是有的,當即就意識到這裡面有值得報道的東西。
於是乎,一個個打起精神,開始追問了起來。
這一追問,就問出了五號廳學術交流事件。
以一己之力,和海內外的諸多學者交流,並且在交流之中,佔據主導地位,對眾人進行學術指導,折服眾人。
被王東來折服的學者,其中有魯省大學、燕大、五道口、中科院、京城師範大學等等頂尖高校。
按理來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應該是沒有人願意主動提及此事的,但是在學術圈卻有微妙的不同。
王東來所展現出來的學術能力實在是太強了,遠超眾人。
這樣一來,被王東來折服的眾人也就只剩下一個選擇,那就是將王東來的真正水平宣傳出去。
只有王東來的學術成績越高,他們這些被王東來折服的學者,才能被重視。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原因。
那就是王東來身上的【天才學生】帶來的基礎好感+20的神奇能力。
不然的話,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自古名利最是動人心,無數人因為名利二字,困頓掙扎半生,又怎麼可能會這麼輕易地認可他人,承認自己的差勁。
所以,出現這樣罕見的一幕,才會讓眾多記者感到不可思議。
ICIAM的閉幕式,組委會原本是想把王東來喊來的。
只不過,電話打過去,卻被王東來所拒絕。
他參加這場大會的目的已經達成,再去參加什麼閉幕什麼的,純屬是浪費時間。
所以,在電話之中,王東來毫不猶豫地就進行了拒絕。
其實被王東來,眾人倒也不算意外,畢竟從王東來的學術成就上就能知道,王東來絕對是醉心學術研究的,拒絕的理由也很正當,所以組委會倒也沒有生出對王東來的意見。
沒有王東來在場,在場的記者媒體,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都將注意力放到了王東來的身上。
而這,其實也是組委會想要的。
一場頂尖的國際學術會議,結果最為出名的卻是國內學者。
這樣的新聞傳出去,對上面,這是功績,是成績,對國人,更是自豪,是驕傲。
所以。
在學術會議結束的同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