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按照華國數學會的安排,應該是各大院士進行講座的時間。
但是,前來參加的眾人,都把心思放在了王東來的身上。
不管是拓撲群論,還是哥德巴赫猜測的證明,價值可要比其他院士論文價值大的多。
華國數學會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就直接把王東來的學術交流放到了第二天。
開幕式是在牧野師範大學的音樂廳舉辦的,學術交流則是換到容納人數更多的多功能大廳裡面。
不僅僅是參會人員前來參加,就連牧野大學的學生也都藉著地利之便進來。
預定的學術交流只有一個半小時,從十點鐘到十一點半。
前一個小時講解,後半個小時回答問題交流。
王東來現在已經展露出這麼一絲苗頭了。
說完,王東來便走到寫字板面前,拿起馬克筆在上面勾畫了起來。
“將拓撲學和群論結合到一起,這個方法被我稱為拓撲群論。”
於是,王東來既不提前做PPT,也不提前準備發言稿,而是直接脫稿講了起來。
王東來速度飛快,把時間剛剛好控制在一個小時內,將自己的思路和理念講解了一遍。
這些東西,很多人都懂!
原本是要準備一個超大的投影幕布,好讓王東來在使用PPT的時候,更加方便。
十點鐘。
面對臺下的各大高校教授學者,王東來沒有絲毫的膽怯,落落大方地說道。
臺上的王東來可不管下面的眾人心裡是怎麼想的,完完全全按照自己的思路講解起來。
因為對於很多在數學領域知識只是剛入門的教授而言,王東來講解的太快,很多地方都沒有詳細講解,他們根本就跟不上,所以收穫並沒有很多。
只是,直到現在,並沒有人率先開始行動。
在王東來話音落下,就有一個坐在中間位置的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立即舉起了手。
一個小時的時間,看似很長,實際上並不算長。
而王東來就是唐都交大學派的創始人。
如果在場的教授能夠拋棄世俗眼光的看法,不顧自己和王東來的年齡差距,願意跟隨在王東來身後,一起將拓撲群論發揚光大,日後也未必不能在學術界有一席之地。
“數論問題之中,有很多問題都是無限性的,窮盡人力都無法得出答案,哪怕是藉助計算機也是一樣,可是借用拓撲學的知識來的話,就能化繁為簡……”
九點半的時候,多功能大廳幾乎都要坐滿了。
講臺上,王東來並沒有講述自己的證明過程,而是從頭到尾地講起了自己的思路和理念。
見此,王東來示意此人提問。
“其實對於哥德巴赫猜測,陳老之前就已經做到了1+2,我也是從陳老的證明之中找到了一點靈感,所以就想著換一種新的方法來證明,結果就發現了群論知識在解決這一問題時,有一定的幫助,又在研究國內外專家對哥德巴赫猜測證明的大膽猜測中得到了啟發。”
他也沒有開啟【傳道授業】技能,能聽懂多少,就全看他們自己的學術水平了。
人在專注的時候,往往是察覺不到時間流逝的。
持續個兩三代,國內的數學界就可以說出現了一個新的唐都交大學派。
當王東來進來的時候,看到這一幕,並不怎麼覺得奇怪,施施然地走上了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