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數學學會的開幕式落下帷幕。
備受國內學者期待的大獎也都全部公佈出來。
華羅庚數學獎頒給了兩位院士,不管從哪一方面來看,都是實至名歸的,沒有人會覺得有什麼不對。
而鍾家慶獎又是頒給的在校博士生,各大高校都有,所以也沒有多少人去注意。
唯有陳省身數學獎最有討論話題性。
更更重要的是,在王東來獲得國際大獎菲爾茲獎之後,他首次在國內獲得獎項。
雖然學術界的人也都知道陳省身數學獎含金量不如菲爾茲,不如沃爾夫,不如阿貝爾獎。
但是在什麼山頭唱什麼歌。
既然能在國內,那就自然是隻能按照國內的規矩來了。
“王教授,櫻花國小保方晴子的導師上吊自殺,請問是否和你在全球數學家大會上的發言有關?”
“諸位的問題,我已經回答完畢,希望諸位能夠滿意。”
王東來的聲音響起。
但是王東來卻不在此列。
“第一個問題,我能成為國內最為年輕的教授,那是因為我的學術能力已經達到了教授的水平,至於特殊的學術技巧,無他,一個勤字而已。”
“第三個問題,櫻花國學術界的事情與我國學術界無關,國際數學聯盟已經給出了理由,我不再進行解釋。”
一個接著一個的問題,既尖銳又刁鑽。
“第五個問題,我不會選擇出國留學任教,因為我不認為國外就要比國內好多少,就算是有差距,我更傾向於追趕,而不是加入他們。”
“王教授,在國際上很多學者教授都紛紛留言,表示很認可你的學術實力,請問伱是否會選擇出國留學任教?”
“王東來教授,據我所知,你是國內目前最為年輕的教授,你有什麼特殊的學術技巧嗎?”
斷章取義,避重就輕,無事生非,製造噱頭,透過對立吸引流量。
其實,從王東來獲得沃爾夫數學獎之後,國內的記者就想要採訪王東來。
“第四個問題,我的回答和上一次問題一樣。”
“第二個問題,獲得陳省身數學獎,是在我預料之中的事情,有興奮,也覺得理所當然。”
所以,從一開始他就對新聞媒體進行著下意識防備。
包括總檯在內的記者,都想要好好地採訪王東來。
在自媒體大時代沒有正式來臨之前,很多人都還沒有察覺到新聞媒體記者的這些手段。
隨著他接連獲得阿貝爾獎和菲爾茲獎,就更是如此了。
除非是不得不接受的採訪,一般他都會拒絕。
說完之後,王東來就從記者的包圍中走了出去。
王東來沒有掩飾自己的態度,所以這些新聞媒體記者也都知道,自然也就不會給王東來什麼好臉色。
“王教授,聽說櫻花國首都大學渡邊教授,是因為你而遭到了開除,你能詳細講講嗎?”
“出了事情,學校給你扛著!”
然而,這些記者的採訪要求都被王東來拒絕,被唐都交大攔在學校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