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裡。
在將【物理】學科經驗值提升上去之後,王東來就知道了自己之前所做的實驗為什麼總是失敗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2010年USB IF正式頒佈了USB BC 1.2協議,結束了當時USB充電規範極其混亂的局面。
使得充電電流達到了1.5A,充電功率達到了7.5W。
有統一的充電介面規範,又可以提高電流電壓。
如果手機局面沒有變化的話,這樣下去也沒有問題。
但是突如其來的智慧手機爆發,劃時代的各種應用出現,最高只有7.5W的充電功率,顯然是已經無法滿足手機使用者的需求。
而現在,王東來從系統獲得的技術,卻是未來基於高通QC 1.0協議、QC 2.0協議甚至QC 3.0等協議的而進行研發出來的技術。
電源管理晶片,其實才是捏著手機廠商充電功率的幕後黑手。
弄明白這一點之後,王東來便在腦海裡的記憶裡翻找出來高通QC 1.0協議頒佈的時間。
2013年,便是這個協議頒佈的時間。
所以,王東來腦海裡的技術突破了眼下手機廠商的電池管理晶片限制。
接下來的實驗,首先第一步透過對電池管理晶片的處理,再透過兌換出來的技術進行實驗。
果不其然,如此一來,快充技術立即復現出來,沒有絲毫的意外。
按道理來說,將技術復現出來之後,王東來應該感到興奮。
但是他並沒有。
因為他再次感受到了西方對於華國的鉗制。
晶片,已經成了一個心病!
明明有著更好的技術,但是卻礙於晶片,卻被束縛起來。
國內的廠商更是以用上高通最新晶片為榮,當做賣點,搭載在最新的手機上面,最後也只是賺取微薄的利潤。
大頭則是被晶片、螢幕、電源等供應商拿走。
就算是王東來現在拿出,從零開始充電,只需要五分鐘就能獲得50%電量的技術,也無法真正地運用在手機上。
道理很簡單,就在電源管理晶片上面。
“唉!”
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將心裡的那一絲挫敗感宣洩出去。
眼下,想要解決晶片的問題,對他來說還有些難。
只有等級提升上去之後,才能慢慢佈局此事。
將實驗的資料整理好,以及所做出來的成品收好,再把儀器重新恢復,王東來便走出了實驗室。
實驗已經成功,接下來就是要申請專利,以及發表論文了。
這兩件事都不必急在一時,他正好可以藉著這個事件去處理臨時支線任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