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個小時,剛剛成為“王牌飛行員”的馬團長,帶領著手下的飛行員“滿載而歸”。
因為上次損失慘重,惱羞成怒的日軍海軍第一聯合航空隊指揮官冢原二四三,派出了更多的護航戰鬥機。
然而,數量的優勢並不能彌補質量上的差距。憑藉著“野馬”的優異效能和火力優勢,西北飛行團兩個大隊十八個人,有十個人成為了王牌飛行員。
一週後,閒得無聊的第一二大隊的飛行員,終於見到了“跟兄弟部隊聯誼”“勝利歸來”的第三大隊成員:曾經衣裝整齊的同袍,經歷了“風花雪月”的洗禮,個個鼻青臉腫,衣衫襤褸……
沒幾天,第一大隊的飛行員在第二大隊隊員們豔羨目光的注視下,登機,奔向“花海”……
在機庫裡整備飛機的第三大隊的隊員們,目送著運輸機離開之後,都長舒了口氣,臉上露出了幸災樂禍的笑容……
又過了一週,第二大隊的隊員,沒了送行的隊伍,一臉自嗨地登上了“飛往幸福的航班”……
一週之後,經過了洗禮的第二大隊,灰頭土臉地返回了駐地。
透過了逃生、反追捕和野外求生訓練的飛行團,有了新的代號“雀鷹”。
接受團徽的馬雲飛,將團徽拿到手之後,才想起來自家馬司令的規矩:確定形成戰鬥力之後,部隊才會有正式的編制、代號。
飛行團有了正式的編制,開始擴充編制:原來加上地勤編制都還不滿一半的飛行團,逐漸地擴充到滿編;除了現有的二十九架野馬,飛行團又逐漸接受了十八架單座機、九架教練機和九架多用途雙座教練機……
1939年9月16日,歷時四個月諾門坎戰役落下帷幕。
對於日本來說,結果並不是不能接受:用一支只有5個基數彈藥的三流邊境守備師團,硬生生地擋住了北蘇裝備了近千輛坦克裝甲車的裝甲集團軍;還以陣亡失蹤八千人、受傷九千人的代價,換取了蘇軍兩萬五千人的傷亡。
至於北蘇,用流雲的話來說:讓指揮官朱可夫逃離了清洗的陰影,並且刷到了足夠的經驗值;讓北蘇遠東軍團在打大BOSS小鬍子之前,開了個副本,組團刷了一波小怪;而且掄了日本人一棒子之後,讓日本人產生了難以匹敵的錯覺,也讓北蘇避免了被小鬍子和日本人東西兩個方向上“雙刷”的慘烈局面。
至於大洋彼岸的鷹醬,正盯著異彩紛呈的歐洲:在小鬍子進攻波蘭之後,約翰牛和高盧雄雞對小鬍子宣戰了。
正在看別人家的鷹醬並不知道:捱了一棒子的腳盆雞,將歪主意打向了他們家的後花園……
大多數兵力被華夏戰場牽制的日本,在諾門坎一役之後,開始將華北戰場上的主力師團、旅團,調往華中,想給蔣瑞元來一下狠的,以逼迫蔣瑞元投降,從而讓自己順利從華夏戰場脫身……
十一月份,第一次長沙會戰結束沒多久,在日軍對晉察冀邊區進行冬季大“掃蕩”中,日軍中將阿部規秀被擊斃。
一時間,“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名傳天下。
察覺到華共發展迅速的蔣瑞元,開始研究對策……
於是“對華共作戰,頗有心得”的第八戰區司令長官馬玄忠,出現在了蔣瑞元的腦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