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賁憤憤不平地嘟囔道。
董宣一笑,反問道:“你覺得你和陛下能比嗎?”
一聽這話,張賁頓是洩了氣,搖頭說道:“我說縣令大人,你就不能不打擊下官嗎?”
“我是想讓你清醒一點!以你現在的仕途,足以光宗耀祖了!”
“這倒也是!”
聽聞這話,張賁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他端起一碗酒,起身向吳漢那邊走過去。
吳漢身邊的人太多,張賁費了好大的勁,才算擠進人群裡,來到吳漢近前。
看著坐在席子上,喝得面色通紅的吳漢,張賁躬身說道:“大司馬東征,戰必勝,攻必克,大壯我漢室聲威,下官在此敬大司馬一碗酒!下官先乾為敬!”
說完,也不管吳漢有沒有聽清楚他的話,想不想搭理他這個小縣尉,張賁一仰頭,把一大碗的酒水都灌進肚子裡。
別的大臣喝酒都用杯子,張賁倒好,用碗裝酒。
不過還別說,他這倒是合了吳漢的脾氣。
吳漢雖為大司馬,但任職期間,在洛陽沒待上幾天,大多時候都是在軍中度過。
先是南征,後又東征,帶著漢軍將士,南征北戰。
在軍中,他和部下們喝酒都是用碗的,沒誰會文縐縐的用杯子喝酒。
吳漢含笑看向張賁,問道:“不知閣下是?”
張賁急忙拱手施禮,說道:“下官洛陽尉張賁。”
“原來是張縣尉。”
吳漢推開桌上的酒杯,拿起酒壺,倒了一大碗的酒,向張賁敬了敬,而後,他也將碗中的酒水一飲而盡。
見狀,周圍的將官們紛紛說道:“我們也換碗喝酒!”
張賁是小混混出身,身上頗具江湖氣息,這一點倒是很投軍中將領們的脾氣。
別的大臣都很難融入進武將的圈子裡,張賁一過來便如魚得水,和眾人打成一片,稱兄道弟。
當劉秀回到大殿裡的時候,正看到眾將官們在拿著大碗,相互敬酒,而張賁也混在人群當中,與吳漢等將官推杯換盞,喜笑顏開。
看到劉秀回來,眾人紛紛回到各自的坐席,張賁也躬著身子,一溜小跑地回到座位上,他對身邊的董宣笑道:“董縣令,我看吳公這個人很不錯啊,待人很是隨和!”
和傳聞中那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司馬,完全不同。
董宣聳聳肩,他對這些事情都不太關心,董宣為官的準則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守好自己的攤子,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就行了,至於其它,不用管,不用問。
他的性子,以及他的作風,註定了他的仕途不會有太大的上升空間,而在這點上,張賁可和董宣截然相反,他野心勃勃,對現狀並不滿足,想要得到更多,也想要走得更遠。
劉秀落座後,看向吳漢和蓋延,說道:“此次我軍能順利收服兗州、徐州,大司馬和虎牙皆功不可沒,來、來、來,我們大家一起敬大司馬和虎牙一杯!”
天子發話了,大臣們哪會不積極響應,人們紛紛端起杯子,齊聲說道:“敬大司馬!敬虎牙大將軍!”
吳漢和蓋延將酒具換成杯子,含笑說道:“陛下盛讚了!臣等能在兗州、徐州連戰連捷,皆是受陛下之庇佑,軍中將士,上下一心,天下百姓,人心歸順,如此,臣等方能做到百戰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