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作為一個外表上的“外國人”,林厭的中文未免太過流利了些,聽不出來口音,普通話甚至比一些國人都標準。
但最值得關注的還是林厭給出的地名。
“未名國際學院?”
“嗯。”
那可是未名國際學院啊!
普通人窮極一生也不敢奢求的地方。
與一般學校注重傳授知識不同,未名學院雖然也教知識,但更重要的,卻是對禮儀修養方面的培養。
簡單來說,一般學校告訴你如何提升智商,而未名學院,會教你如何提升情商。
如何在社交場合自然地散發你的個人魅力,如何正確地享用中餐或者西餐,如何做一個紳士或淑女……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未名學院,只對貴族開放。
天價的學費早已讓社會70%的人望而卻步。
不過與其說未名學院只收貴族,倒不如說從未名出來的人,才稱得上“貴族”。
那些凡是從未名畢業的公子小姐們,步入社會後無疑都展現了良好的人品道德修養,言行舉止完美到挑不出一絲毛病。
倒也不得不說未名學院背後的資本真的是個營銷天才,未名一問世便直接與精緻、高貴、優雅等詞語掛鉤,彷彿生來就該是白天鵝。
這直接導致京城出現了一種怪現象,現在的京城上流圈,如果你未曾擁有過一枚印有桔梗花圖案的未名學院校徽,那無論你多有錢,身價多高,你似乎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貴族,永遠在整個名流圈低人一等。
就好像訂婚必須有戒指,鑽石代言了愛情一樣。
桔梗花校徽,逐漸成了上流的代名詞。
這個世界不會無緣無故把你捧得高高的,現在的社會,越是推崇精緻優雅的生活,便越是會驅使越來越多的人試圖去花更多的錢來把自己包裝的精緻優雅。
何謂捧殺式宣傳。
所以未名學院短短几年內迅速崛起甚至國際化,越來越多的豪門大戶願意讓子女在高考後的暑假來這裡學習一段時間。
但未名每年是限額招生,即便是有錢,也需要經過面試,確認你足夠優秀,足夠有資格獲取一張燙金的offer。
不過這對於在未名持股的林家而言,搞到一封推薦信實屬再簡單不過了。
約摸一刻鐘,林厭拎著行李箱下了車。
不得不說,這校門還挺氣派。
巨大的銀杏樹下潔白高大的羅馬柱鼎立,複雜的浮雕花紋巧妙地融合了東西方的審美文化。
不愧是貴族學校,一看就是很有錢的樣子。
有教員接待了她。
“目前所有的學生都已經安排好了,您作為特招生,還需要到教務處補辦一下個人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