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疔、癀大小,選用特製的不同規格的鐵針,然後估量疔、癀頂端與根部的距離,用卡子卡在針尖適當部位(避免刺入過深或不及),將鐵針燒紅從疔、癀頂端垂直刺入,當速進速出。主治疔、癀類疾病。
抹酒火療法
在粗瓷碗內倒適量白酒點燃,醫者用手不斷蘸燃燒的白酒敷於患處,並施以摸、拍、揉、捏等手法。主治風溼麻木,關節疼痛、軟組織損傷等。
燒藥火療法
取綠豆大小的硫黃,或米粒大小的麝香置於選定部位,用火媒子將其點燃,燒至患者不能忍受時去掉。此法具有較強的散寒除溼止痛之功。
紙媒筒療法
取5寸長竹筒1個,同草紙浸透熔解後的蠟,裹於竹筒的一端,另一端罩住肚臍,然後點燃蠟紙,至蠟紙燒盡。主治小兒腹脹、腹痛、腹瀉、食慾不振等。
外敷療法
根據病情需要,採用不同的藥物和製劑敷於選定部位以治療疾病。
1.用鮮藥搗爛外敷患處或肚臍。可治面板、筋骨、關節、臟腑疾病。
2.用桐油煎雞蛋製成蛋餅,趁熱敷於臍腹上。
3.取活雞1只,剖開胸腹趁熱僕在患者胸腹上。此兩法主要用於各種冷病。
4.將小雞崽與鮮接骨藥共同捶爛搗絨,敷於骨折部位,可以接骨。
熱熨療法
將顆粒狀食鹽炒熱裝入布袋內,趁熱熨肚臍、胸腹、背心及其他病灶,也有醫者直接用手掌蘸桐油烤熱後為患者熨以上各部位,本法主要用於各種病情輕微的冷病。
刮脊抽腿療法
用銅錢蘸桐油刮背脊兩側大筋,然後握住患者腳踝用力抽動其雙腿。主治部分抽搐或痿癱類疾病。
拍擊療法
用手蘸白酒在病人小腹及大腿內側用力拍擊,至病人痛不可忍為止。主治“扯腸風“、“縮陰症“等。
外洗療法
用藥煎水或鮮藥搗爛兌水外洗全身或區域性病灶。主治各種面板病、痺證、偏癱等。
藥針療法
根據病情不同有硫黃針和糖藥針兩種。
(1)硫黃針療法
取縫衣針1枚,將針尾插入筷子頭內,僅留出1.5毫米左右的針尖紮緊備用。在一粗瓷碗內燃燒硫黃,待熔化後用針尖蘸硫黃點刺患處,視患處大小點刺1至數針不等。
(2)糖藥針(又名弩藥針)療法:以川烏、草烏、南星、一支蒿、半夏、半截爛、斷腸草等30多種鮮藥榨汁,將藥汁置放於陰涼通風處晾曬濃縮成膏狀,然後收藏於瓷瓶內備用。用時以竹籤挑出一小點如黃豆大,用500毫升酒或冷開水稀釋,並加入適量的虎尿、馬蜂尿(蜂毒),然後用上述針具蘸藥水刺患處,視患處大小點刺1至數針。此兩法皆主治風溼麻木、疼痛、偏癱等。
化水療法
取清水1碗,醫者定神運氣後,用手指在水面上空根據不同病情畫符,並默唸口訣或投入必要藥物,然後將此水噴向病人患處,可止血、止痛、安胎、催產、清熱、消腫等。此法類似於心理暗示、氣功療法的原理。
飲食療法
根據不同季節食用某種食物或飲料達到一定的保健或治療作用。如清明節前後採摘清明菜洗淨,加入糯米飯中做成“清明粑“蒸熟食用,可以清熱解毒或治勞傷筋骨疼痛,夏日則常以酸菜、酸湯為菜餚或飲料,可生津解暑、開胃止瀉,冬臘月則釀製糯米甜酒食用活血行血、補體禦寒,另外還有“熱羊冷狗“之說,認為羊肉尤其是羊肝具有清熱瀉火之功,夏天適當食之可瀉熱清暑,冬季則食狗肉能補虛禦寒、強筋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