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你如果想靠別人獲取成功,那麼,你最好做好失敗的準備。
這件事,夏言是太過“天真”了,曾銑則是太過理想化了,十八萬大軍的糧餉,就算南京戶部尚書鄢懋卿想盡辦法,真給他拼命調撥都不一定調撥的過來呢,漫說是鄢懋卿壓根就沒打算拼命給他調撥。
這,原本就是嚴嵩的連環計,他又怎麼可能真正獲得足夠的糧草。
他這還沒熱乎多久呢,鄢懋卿那邊便當頭一盆冷水給他潑下來。
他這邊又是招兵買馬,又是整軍備戰,搞的熱火朝天,朝廷承諾的糧餉卻根本就沒有按時送達山西三鎮,別說是新招的六萬大軍的糧餉了,就連原來三萬大軍的糧餉都沒按時送到!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鄢懋卿給出的答覆是,陽明一脈在暗中搞鬼,原本做鹽引買賣的鹽商全被人家給整走了,他那邊正盡力聯絡新的鹽商呢,糧餉,估計還得再等一兩個月,畢竟聯絡新的鹽商也需要時間不是。
這話,倒也不是完全騙人的,原本做鹽引生意的鹽商的確全部都被楊聰給整走了,不過,後面什麼等一兩個月就有糧餉,那完全就是騙人的,因為鄢懋卿正準備利用鹽引份額大撈一筆呢,他撈錢可是為了孝敬嚴嵩又或裝進自己腰包,西北邊軍的糧餉,他壓根就沒考慮過!
於是乎,曾銑傻傻的等了一兩個月,沒等來一兩銀子,也沒等來一粒糧食,等來的就是一堆沒用的鹽引!
好吧,要說這鹽引沒用,那也不盡然,這鹽引還是有用的,只要他們肯背書,收到了相應的糧餉,這鹽引就能拿去各大鹽場換取真正的食鹽。
問題,他們壓根就沒收到任何糧餉啊,他們又怎麼可能給人背書!
這鹽引倒是足夠了,問題,總得有鹽商拿著銀子和糧食來兌換啊!
曾銑拿著這堆鹽引怎麼辦呢?
他還能怎麼辦,他只能不斷的催促南京戶部,趕緊讓鹽商送糧餉過來唄。
如果按以往的規矩,這鹽引得是有鹽商拿到了份額,或者向南京戶部做出了承諾,會送相應的糧餉或者物資到邊鎮,南京戶部才會將其發往相應的邊鎮。
也就是說,如果按以往的規矩,這鹽引到了,糧餉自然就會到,只是需要等候一定的時間而已,畢竟鹽商籌集和運送糧餉也需要時間不是。
曾銑以為,這鹽引到了,糧餉就不用愁了,收到糧餉只是遲早的事情,所以,他倒還沒急的上奏朝廷,告發南京戶部尚書鄢懋卿,畢竟人家才剛剛上任,陽明一脈又撤走了所有的鹽商,他再重新組織鹽商向邊鎮運送糧餉也需要時間不是。
可惜,這又是個如果,而且,這個如果,直接要了他的命。
他哪裡知道,鄢懋卿壓根就沒和鹽商談妥,也沒有讓鹽商做出任何承諾,便將這些鹽引發到山西來了。
也就是說,這些鹽引會不會有鹽商拿著糧餉來兌換還不一定呢!
這招玩的,著實出乎了他的意料,他壓根就沒想過,同為“夏言一黨”,鄢懋卿會這麼坑他。
當然,他也不是什麼白痴,如果沒有任何鹽商送糧餉過來,他肯定會發現不對勁,問題,這些鹽引發過來之後,還真有鹽商陸陸續續送糧餉過來了,只是,人家送的分量都不夠而已。
這些鹽商也沒辦法,因為鄢懋卿太黑了,要的孝敬比張時徹出任南京戶部尚書之前的慣例還要多,他們的錢,大多都用來買這鹽引份額了,哪裡還有足夠的錢,用糧餉從邊鎮換取鹽引。
如果,曾銑這個時候能反應過來,趕緊找夏言商議對策,或許,他還有得救。
可惜,這又是個如果,這世上,哪這麼多如果。
如果太多如果,會死人的!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