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論復河套疏》才傳到內閣,夏言便迫不及待的招嚴嵩前來商議,準備催促南京戶部尚書鄢懋卿拼命增發鹽引,以提供足夠的糧餉,讓曾銑召集十八萬大軍,一舉收復河套。
他還以為嘉靖退居幕後了,這大明就真由他說了算了呢!
這麼重大的事情,除了皇帝,誰敢做主?
太子朱載壡看到奏摺都嚇了一跳,你們這些人,怎麼肥四,不是撤換六部尚書就是組織大軍跟韃子幹仗!
你們有沒有考慮過本宮的感受,本宮還只是個小孩子好不好?
這剛一上來監國,你們便跟吃錯藥了一般,胡搞瞎搞,這誰頂得住啊?
他表示,完全頂不住!
所以,他乾脆命人把奏摺傳到乾清宮,請他父皇嘉靖做主。
這事,怎麼說呢?
嘉靖倒是早就有所耳聞,不過,真正看到奏摺的時候,他還是皺眉沉思了很久。
他可不像夏言那樣,容易頭腦發熱,他年紀雖然沒夏言大,做事卻比夏言沉穩多了。
這一下就是十八萬大軍,糧餉是多少,又需要打多久呢?
夏言倒是在票擬上寫明瞭,命南京戶部尚書增發鹽引,以保證西北邊軍糧餉,問題,你這糧餉多少都不知道,打多久也不知道,就知道命人增發鹽引,是不是有點太草率了?
這要是換做歷史上的嘉靖朝,曾銑的計劃,嘉靖是不可能同意的,因為那時候南倭北虜都鬧的兇的很,兩邊都需要組織軍隊抵禦,兩邊都需要錢,他怎麼可能把鹽引份額能換取的糧餉全部壓一邊。
不過,這時候海盜和倭寇已然被楊聰給收拾的差不多了,東南沿海基本上也太平了,把鹽引份額能換取的糧餉全壓到西北,倒也不是不行。
他思慮再三之後,還是同意了曾銑的計劃,批了這份奏摺。
畢竟,他也想當個明君,他也想流芳百世,如果曾銑真把韃子給收拾了,那大明中興就指日可待了,到時候,他就成為中興之主了。
訊息傳到邊關,著實令人歡欣鼓舞。
曾銑見嘉靖都把奏摺批了,夏言也表示全力支援他收拾韃子,那自然是趕緊招兵買馬,整軍備戰,宣府、大同、太原三鎮頓時精兵齊聚,氣勢如虹,把個雄踞河套的俺答汗都嚇了一大跳!
這傢伙,大明這次看樣子是要來真的了,這下可真是麻煩大了。
他連忙組織各大部落頭人商議,準備抵禦明軍進攻。
西北形勢陡然變得緊張無比,大戰貌似一觸即發。
這時候,曾銑可謂躊躇滿志,意氣風發,就好像,他已然收復河套,收拾了韃子一般。
問題,他真能收復河套,收拾韃子嗎?
如果夏言真能如同吹噓出來的一般,給他足夠的支援,要什麼給什麼;
如果嚴嵩真能如同跟夏言承諾的一般,催促南京戶部尚書鄢懋卿拼命增發鹽引,給他提供足夠的糧餉;
如果咸寧侯仇鸞能跟他一樣的積極,拼命招兵買馬,全力配合他的行動。
他,還真有可能成功。
可惜,這世界上沒有這麼多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