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肯定不行,四千引都忙的全年無休,六萬引那豈不是累死都做不完!
怎麼辦呢?
楊聰思索了一陣,這才鄭重的道:“爹,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您得多造馬車,多招人手,最少也要配齊三千輛馬車。”
三千輛馬車,數量是有點誇張,不過楊家倒也不是負擔不起,北方的馬比較便宜,連馬帶車下來,有個一百兩差不多就夠了,三千輛馬車也就是三十萬兩,這錢楊家還是有的,問題你光有車沒用啊,還得有糧食啊,三十萬石,開什麼玩笑,那可是四千五百萬斤!
想到這裡,楊林忍不住嘆息道:“這馬車問題倒不大,這邊馬價比泉州那邊便宜多了,問題這糧食不好買啊,除非是自己的地,不然,整個定襄,甚至是整個忻州要收購十萬石糧都難,更別說三十萬石了。”
暈死,自己的地,三十萬畝地,楊家都買不起啊,現階段還只能以收購為主,問題這邊買不到這麼多糧食啊。
這倒不是人家肯不肯賣糧食的問題,主要山西這邊原本就山多地少,老百姓自己吃飽肚子都不容易,哪有那麼多糧食賣出來,就算去找土豪鄉紳,也得他們願意賣這麼多糧食給你不是。
怎麼辦呢?
楊聰思索了一陣,突然想到,自己這一路過來,不正好經過宣府鎮和大同鎮嗎,宣府鎮離京城也就三百餘里,大同鎮離京城是比較遠,不過這糧食也不一定要在京城附近採購,如果從保定府採購的話,距大同鎮也只有三百餘里。
京城附近和保定府周邊可多的是良田,那邊採購二十萬石糧食基本沒什麼問題。
這兩個地方如果都解決了,也就剩下太原鎮的邊軍了,忻州就屬於太原府啊,代州也屬於太原府,問題太原鎮的邊軍在哪呢,雁門關都是振武衛在把守,沒看到太原鎮的邊軍啊。
他忍不住問道:“炳忠叔,太原鎮的邊軍在哪,距離這裡多遠?”
朱炳忠不假思索道:“太原鎮的邊軍這會兒駐紮在寧武關附近,距離這裡大概兩百餘里。”
這麼近,太好了,分散收購糧食的話,這運輸的問題差不多就解決了。
楊聰自信的道:“爹,要不這樣吧,您這就光負責太原鎮邊軍的糧草算了,不管是買地自己種還是請人去收購都行。至於宣府鎮和大同鎮邊軍的糧草就由孩兒來想辦法吧。”
這!
自己的兒子可是狀元郎,將來要當大官的,怎麼能讓他來操持經商這種賤業呢。
楊林堅定的搖頭道:“不行,聰兒,這事怎麼能讓你來操心。”
楊聰其實也不用親自來操持這事,他手下的親隨多著呢,而且京城還有個李十二,收購糧食的事他根本就不用操心。
楊聰把自己的想法細細跟楊林一解釋,楊林這才放下心來,他還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做起生意來也是把好手。
一旁的崔浩和朱炳忠見楊聰對做生意如此上心,更是驚奇不已,狀元郎做生意,這事怎麼都覺著有點荒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