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萬引,一千八百萬斤食鹽,好像是一塊很大的肥肉,但是,總得吃得下去才是肥肉啊。
如果純算糧食的話,五石糧兌換一張鹽引,六萬引就是三十萬石糧,那得買多少地來種糧食啊。
現在一畝地也就能產糧兩石左右,刨去請佃農和苛捐雜稅等消耗,一畝地能留下一石糧就算不錯了,也就是說,要兌換三十萬石糧,就得買三十萬畝地!
這會兒別說三十萬畝了,三萬畝地楊林都買不到,就算買的到,他也買不起啊,三十萬畝地那可是六七百萬兩,整個楊家所有錢都拿來都買不起這麼多地啊。
楊林越算越是心驚肉跳,最後,他不得不頹然道:“聰兒,你有沒有想過這六萬引,拿什麼來換,我們又能換的起嗎?”
這個問題楊聰還真沒仔細考慮過,他想著這些事情本就是交給他爹全權來負責的,不用他自己來考慮啊。
不過,聽他爹這口氣,好像要換取這六萬張鹽引很難的樣子。
他不由好奇道:“爹,不是拿糧食來換嗎,六萬引也就是三十萬石糧而已。”
三十萬石糧,按這會兒的市價也就是十五萬兩而已,按楊家的財力,買這點糧食完全沒有問題啊。
沒想到,楊林卻是搖頭道:“聰兒,沒這麼簡單啊,這年頭誰願意賣這麼多糧食給你啊,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買地種,三十萬石,那就是三十萬畝地啊,我們楊家都買不起這麼多地啊!”
這個問題我知道啊,楊聰還以為他爹說的是巡撫陳達搞鬼,不讓人賣糧給他這事呢,他就是來解決這事的啊。
他略帶傲然道:“爹,您就放心吧,我知道有人在給你使絆子,不讓人賣糧給您,我會讓他們老實的。”
沒想到,楊林還是搖頭道:“聰兒,爹說的不是這個啊,就算人家願意賣糧給我們,要買來三十萬石糧也很難啊。給你打個比方吧,像這定襄縣城,也就一萬多口人,一個月下來也就需要一萬石糧左右,縣城幾家糧店,累死累活也就能勉強供的上,爹去找他們買糧,他們也湊不出多少來啊。”
啊!
還有這種事,楊聰不解道:“為什麼,難道他們有生意不做嗎?”
楊林嘆息道:“不是啊,你要想想啊,一石糧就是一百五十斤,一萬石就是一百五十萬斤啊,他們基本都是請人推著車去收糧的,一個人一次能收回來四五石糧就不錯了,再多,就算收的到,一個人也推不動啊。”
這!
楊聰真有點傻眼了,他發現自己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運輸問題,這會兒一般商戶可買不起馬車,拉貨基本都是用人力車,一個壯漢能拉七八百斤貨就了不得了,就算是馬車,拉個千多斤也到頂了,一個月一百五十萬斤,那得多少人去拉啊!
原來,他下意識的以為,這會兒就跟後世一樣,開著大貨車,一次拉幾噸甚至十幾噸都不是問題,而且從農村到城裡最多也就是幾個小時的事情,收糧那還不是簡單的很。
現在想來,壓根就不是這麼回事啊,這會兒用的基本是人力車,速度慢不說,拉的還少,就算用馬車,一趟最多也就能拉十石糧,三十萬石,那豈不是需要三萬輛馬車,就算分月買,分月送,那也得三千輛馬車啊!
這個問題,著實有點麻煩啊,怎麼解決呢?
他想了一陣,這才問道:“爹,您送糧的時候用的是人力車還是馬車?”
楊林不假思索道:“馬車啊,四千引,兩萬石糧,一年分四次送,每次五千石,五十輛馬車,去大同鎮跑個來回是三天左右,需要送十次。”
這賣鹽還真是辛苦啊,光是兌換鹽引一年就要消耗四個月,還要去領鹽,還要去賣鹽,剩下八個月都是緊巴巴的,難怪自己的父母幾年都沒回家,光是這四千張鹽引的份額就夠他們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