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皇權來說是不利於他這個皇帝將重要的事情讓李元吉去做的,親兒子也是要明算賬的。
江山皇位面前,任何情感都是非常無力的。
兵部尚書提的建議都沒有指名說非要瓦崗騎兵不可,畢竟唐國在怎麼不堪李淵手下還是有一支騎兵的。
可是想要調派這支保護皇權的騎兵又非常困難,一切都要看皇帝的意思。
通常情況下是不會動用的,結果也是這樣,李淵果根本就沒有打算提這個事情。
“派人通知秦王,命他帶領兵馬與薛延陀一戰,所需要的糧草物資盡全力的支援。”
李淵直接做了決定,後面的全力支援就對朝臣們說條件可以談,大臣們都心領神會。
吐谷渾李世民待在這邊有一段時間了,對勢力的建設並沒有投入太多資源,只是規劃了種植青稞的田地。
日常的事情最主要的就是訓練,透過與吐谷渾和吐蕃一戰後他們也發現了在騎兵方面有很多不足。
這種不足不僅是他們的將士有,就連戰鬥力強悍的先鋒兵也有缺點,關鍵就是他們不是打小開始就在馬背上生活的,與馬匹的配合沒有與生俱來的感覺。
沒有默契是無法發揮出全部戰鬥力的,更何況奇兵那麼多究竟有多少人能夠在騎兵訓練中脫穎而出。
李世民一直都在督促訓練,不具備先天的優勢那就用勤奮來彌補,有了馬鐙和馬鞍後是提升了很大的戰鬥力的。
在吐谷渾的佔領區每天的生活倒是簡單許多。
李世民難得沒有因為瓦崗城公務的事情起早貪黑的,對於吐谷渾的勢力他是想要拿出來為以後換取更多利益的。
吐谷渾有張仲堅坐鎮,還有幽州兵的勢力,再看幽州兵佔領的區域都沒有太多的人,這也不擔心他們直接吞併。
李德還真不怕,從一開始讓裴青璇跟張仲堅就交流過這些事情,首先想要得到幽州在商業上的支援就不能讓幽州在吐谷渾佔領的區域出現問題。
就算該區域一個人都沒有張仲堅也不會派人佔領只會進行保護。
裴青璇離開前規劃的是發展種植業務,主要以種植青稞為主,棉花為輔。
不是裴青璇不想而是真的管理不過來。
李世民得到吐谷渾的土地之後想到是如何建設發展,實際上他跟張仲堅的想法都是一樣的。
只是當李世民見到先鋒兵的主將都離開後他便認真思考起來,最後想到的是種植青稞也沒有太大的收益,倒不如用這塊土地換取實際的利益更有價值。
於是李世民就在暗中聯絡很多世家貴族,準備將這塊地賣出去,這樣的做法都是偷偷的進行的。
對於一塊完全屬於自己的領地這樣的好事世家貴族們早就想做了,這也是李德利用商業投資的辦法解決當地發展問題。
技能發展經濟又能夠從中獲利,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