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出了奇招,只能算是先暫時讓薛延陀的將領猜忌,他們會派遣斥候進行調查,具體對方要怎麼是需要等待的。
朔方的情況就是隻要守好一畝三分地就行,如果薛延陀騎兵真的打算繞路攻打唐國他是必須要帶人進行追擊的,這是他身為守將的責任。
八百里的加急戰報經過幾天的時間送回到了長安。
李淵前段時間剛剛將從幽州購置的糧食運回長安城,正在派人對受災的百姓進行統計,具體要如何發放救濟糧還需要具體時間具體分析。
糧食都是花錢買來的,數量很多可是也經不起消耗。
從幽州採購的糧食都是市場價格,運費都是他們出的價格就又貴上一些,沒有辦法誰讓唐國趕上這個蝗災的事情呢。
現在就想著儘量用蝗蟲來多換取錢財作為彌補購置糧食的支出。
朝廷一直都在收購蝗蟲,這樣統一收購的價格會更低一些,再轉手賣給幽州,這是武士彠提出來的,倒是能夠從中賺取一些差價。
唐國的百姓全都願意出售蝗蟲,畢竟之後他們能夠領取救濟糧實際價值可比蝗蟲的價值大很多。
李淵剛剛處理好後續蝗蟲收購和治理的事,就聽到太極殿外的八百里加急戰報的訊息。
聽到這個訊息立刻就精神了。
李淵接過戰報一看薛延陀騎兵已經將朔方圍住,隨時都有可能繞路進攻唐國。
李元吉已經寫明,如果薛延陀的騎兵繞路進攻唐國他會派出朔方的十萬將士奮力追擊。
李淵已經想象到倒時候的景象,絕對不會像寫的那麼簡單,沿途追擊拿什麼追擊,兩條腿能夠跑過騎兵嗎。
“著急群臣到太極殿。”
李淵吩咐下去,今天是甭想睡覺了,朔方的事情很急他不能拖太長時間,派兵馳援與派兵圍堵都是要同時進行的。
找來大臣們就是要群策群力,這個時候沒有人會袖手旁觀,如果薛延陀攻打到長安必定會影響他們的安慰。
百姓們的情況會更加糟糕,剛鬧過蝗災又鬧匪患,真是多災多難。
太極殿內燈火通明,趕來的朝臣全都一面的茫然,等到了大殿之內才知道薛延陀的騎兵已經打過來了,必須要立即拿出對策。
“洛陽大皇子可動用十萬兵馬,可以守城但是要面對敵人的眾多騎兵還是要有騎兵才行。”
兵部尚書說的是大實話,憑藉士兵人多沒有用對付騎兵估計連影子就趕不上,還怎麼打。
話語中的意思隱約的會讓人想起李世民的瓦崗兵,正是因為瓦崗兵馬有八萬騎兵,面對薛延陀的進攻可有一戰之力,若是配合的好或許能夠打一場大杖。
李淵心裡非常清楚,唐國計程車兵要說戰鬥力當屬李元吉的手下兵馬,雖然他對這個兒子不怎麼待見可是能力還是非常看重的。
只不過他這個兒子向來都是站在他大兒子一邊的,別看這個家庭就這麼幾個人還要顧慮這些事情。
帝王之家最是無情,因為要考慮的東西太多所以很多時候一個決定就能夠影響到江山社稷。
憑藉李元吉的才能若是能夠踏實的為他效力實際上做個大將軍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就出在滿朝文武都知道李元吉是李建成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