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為他賺取了五萬匹戰馬,李元吉直接將他的全部兵馬全都轉換成了騎兵。
每天都在訓練,他要打造一支戰鬥力決定的騎兵隊伍。
這段時間支出巨大,必須透過與薛延陀一戰來換取豐厚的報酬,不然在經濟上想要緩過來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
他可等不了那麼長的時間。
因為他聽說唐國派出了商隊到西域去,如果見到在高昌計程車兵使用唐式裝備,到時候他的事情就會暴露。
如果想不被問責就需要有能抗衡的實力,他的五萬騎兵就是他的底牌當前事情也不會是直接點破。
畢竟可以說得過去的理由就是一個很好的解釋,只不過恐怕倒是他的父皇會對他當前的職責進行更換,調防回到長安或者洛陽都會限制他的發展,還會直接暴露他的實力。
所以他需要一場足以震驚唐國的戰爭。
“崔浩,等本王出征朔方就全都交給你來負責,希望你不會令本王失望。”
“齊王放心,朔方是發展之根基,我會再次等待齊王凱旋。”
李元吉親自出徵,五萬兵馬說走就走。
崔浩說的是真心話,他想要施展抱負就需要依託齊王的力量,朔方就是根本。
為了這次出征他可是真的費了不少的心思來籌集糧草,現在朔方的工坊還拖欠很多訂單呢,這段時間要讓工人加緊做工抓緊時間完成訂單。
薛延陀部落與瓦崗的商隊有過接觸,由於雙方都是騎兵瓦崗的商隊並沒有因此受到損失,但是有了這個事情之後就讓李世民對蠻夷部落有了忌憚。
李元吉與薛延陀部的事情也是因為商業上的事情,吃了些小虧,幸好當初購置了戰馬不然跑商的話肯定會損失巨大。
這也是李元吉想要攻打薛延陀的問題之一,更多的還是想要用此戰好來發展他的勢力。
為了這次戰鬥李元吉是下了十足的功夫進行騎兵的訓練,在馬戰方面的劣勢透過馬鞍和馬鐙全都能夠提升上來。
在配合戰術戰法是與部落騎兵有一戰之力。
探子早就摸清楚對方的駐紮地址。
李元吉直接帶領兵馬繞道潛伏,在一週之後的夜晚發起了突襲,經過一晚上的襲擊取得了大勝。
白天統計物資讓他發了一筆大才,最後押解三千俘虜回朔方,按照以前他的脾氣都是斬之後快的。
可如今要考慮經濟發展沒有人勞動做工是不行的,朔方城不大容納的當地人口比較少,少到直接影響他招募兵員。
因此他的兵馬從原來的五萬人到現在還是這個數目,就一直沒有增加過。
加上朔方現在開設了很多工坊,當地的百姓基本全都帶去做工,剩下的百姓全都從事務農,已經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
三千俘虜正好可以用來填補工坊的工人渠口。
初戰告捷,取勝的過程並不輕鬆,只是付出比收穫的利益來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