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就沒有想過撤退,一旦撤退瓦崗就會成為笑柄,再想要接管唐國的勢力就沒有可能。
對於長孫無忌的自保考慮也是可以理解,畢竟是站在瓦崗的立場上思考的。
可那並不是一個好辦法。
為今之計要做的就是想想該怎麼樣面臨吐蕃兵,相信他的父親是不會不管的。
跟李世民想法一樣,長安城外已經集結了大量的兵馬隨時準備戰鬥,可李淵畢竟是皇帝他的安排當然是第一位的,派兵增員不會那麼快。
最好的選擇就是讓李建成帶著洛陽的兵馬支援,這樣既能保證長安計程車兵按兵不動也能夠增加商州的力量。
可是李淵偏偏選擇將洛陽當成退路,此時的李建成並沒有打算調動。
李世民知道自己這邊的弱勢,三十萬人面對那麼多的騎兵是真的沒有辦法。
不然為什麼幽州兵會那麼的強悍,還不是因為都是騎兵。
“陛下,或許咱們可以效仿幽州,記得曾經李密可是做過僱傭兵的,何不借此時著急天下的勢力出戰,咱們要付出的只是銀錢。”
長孫無忌新司機轉,得知李世民不想撤退便開始想破局的辦法,他對打仗可沒有多少建樹但是他記得當初幽州對他的合作的勢力提出過僱傭兵的事情。
當初幽州的做法就是銷售較為精緻的兵器,在用銀錢作為鼓勵,為什麼他們不能效仿一下。
要知道天下的英雄豪傑可都沒有銷聲匿跡,尤其是那些曾經的反王們可不是能夠輕易就放棄野心的。
李世民也在思考,他覺得這是一次機會,如今瓦崗城發展已經很不錯了,是時候招攬一些有本事的人。
天下間的英雄要是成為自己的手下豈不大業可成。
他又算了一下最近積累的財富,要是僱傭三十萬兵馬的錢還是能夠出得起的。
現在的付出全都當做投資,等這場戰鬥勝利後那麼唐國的朝廷肯定會支援他。
到時候達成心願,錢財還可以繼續積累。
他的志向可不是僅僅只留在瓦崗城當一個城主,或許未來被封為王爺,這不是他想要的。
長孫無忌的主意是徹底的說動了李世民。
“無忌,快去召集天下英雄入商州共同抵禦外族入侵,要快。”
李世民最後還沒有忘記叮囑一番。
長孫無忌不敢耽誤時間,現在幽州被圍想要送探子出城都需要費一番功夫。
商州聚集三十萬士兵,吐蕃兵馬開始選擇試探攻城,在一番投石車的攻勢下城內是一片狼藉。
百姓們全都躲在家中,與城牆近距離的百姓全都及時轉移才沒有受到波及但建築物損失巨大。
李元吉這幾天防禦都是急火攻心,就只能看著敵人向城牆投石頭他們卻什麼都做不了。
試探攻城沒有成功後,吐蕃兵馬分出大半直接北上,城牆上的人就只能看著。
“吐蕃兵往長安方向去了。”李元吉知道情況不好,吐蕃兵去到了長安唐國危險。
此時李家的兩個兄弟不得不一起商量事情,畢竟唐國的安危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