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加急戰報,從吐谷渾到長安,送信的人一路上跑廢了好幾匹馬。
長安城主街,送信騎兵一路飛馳。
李淵正在太極殿前面開車汽車遛彎,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汽車駕駛技術已經完全掌握。
正在練習駕駛汽車穿越豎起的各個竹竿的時候突然就到有戰報產傳來。
金吾衛計程車兵護送著戰報快速趕到。
李淵有些緊張不知道這是哪裡又出事情了。
“陛下,吐谷渾敵兵入侵邊陲,守城邊防一萬人兵馬損失過半,城池被圍危在旦夕。”
傳信兵簡短的說出口頭傳達的訊息,至於戰報中所寫什麼就需要看過才知道。
李淵開啟戰報仔細看著,吐谷渾趁著邊陲守兵兵力不足趁機入侵現在邊陲之地算下時間已經被圍三天,一萬兵馬先是折損過半猜測此時應該凶多吉少。
“著急朝臣。”
李淵馬上召集官員商量邊陲戰事,吐谷渾每年都會為隋國納貢的,李家建立唐國之後還派出了李建成到吐蕃去征戰。
當時是戰勝而回,邊陲安全想必能夠支撐起來,可誰能想到一年時間吐谷渾的兵馬就進犯唐國。
現在開戰無異於雪上加霜,可又不能聽之任之。
唐國本身就已經很弱了,此次吐谷渾有吐蕃的支援出動五萬兵馬直接殺入唐國邊境,就怕吐蕃此時出兵直取長安。
“諸位大臣可有禦敵之策?”
此時朝臣們都在想辦法,擺在他們面前的就兩個選擇,第一個就是與吐谷渾和吐蕃聯合兵馬議和,議和的話必然會答應對方的條件損害唐國利益。
若是不答應就要面臨戰爭。
第二個選擇就是調派兵馬與之開戰,收復失地。
唐國危難之際,朝臣們想法各不相同,對邊陲的事情態度都很平靜。
五萬兵馬入唐國,在他們看來是翻不起浪花來。
只能說他們能夠看到的就只有幾個主要城池,邊陲郊區農莊對他們的影響不是很大,當然這是以他們個人利益來說。
若是以他唐國的利益來說,必須要儘快調兵才行。
讓敵人打到長安皇家損失會更大。
李淵愁啊,兵少的時候愁,兵多也愁,六十萬兵馬看似很多實際上大部分新兵都沒有上過戰場,這要是打起來肯定會吃虧。
“陛下,外敵入侵必須要給以痛擊,或許可以請大皇子與二皇子出兵抵禦。”
朝臣開始有人出聲。
李淵很清楚唐國能夠打仗的將領就那麼多,他的三個兒子都能夠帶兵,自己手下的老將也可以帶兵出戰可長安重地也是要留下將領的。
派誰出戰比較合適呢。
李建成現在駐守洛陽,派遣大兒子出戰尚可但他就怕東邊有動靜,三子李元吉正在駐守朔方,李世民如今經營瓦崗城實力雄厚也是他最不想調動的。
大臣提出讓兩個皇子選一個,這下難題又讓他來想。
一時間有些難以選擇,危難之際總是要做決定的,最後選擇讓李元吉從朔方返回前去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