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對第一臺汽車還是很滿意的,造型非常有朋克的風格,內燃機的很大,所以車體後面為了封閉還加高了外殼,這樣配合座位就跟著加高,有種飛機駕駛艙的風格。
“還有鐵板刷漆也需要好好的調製一下,這些還是要讓工匠們多費費心。”
汽車沒有獨特的漆怎麼行,鐵板為了防鏽必須要做後期處理。
“減震器必須要重新研發一個,目前的彈簧力度不夠在崎嶇的路面上很不穩定。”
李德的親自駕駛經歷,平坦的水泥路上還好,對路面要求很高再有就是轉向裝置還不是很靈活,都必須改進。
第一輛成品車的有很多問題,就說轉彎採用的轉輪方式,需要大幅度轉動一點都不夠靈活。
工匠們將問題全都一一的紀錄下來,存在的問題研發組的工匠們會集中力量研究解決方案。
到了晚上李德才開車回都督府,晚宴上有見到了兩位岳父大人,不用想他們都是想著來學車的,可誰知道李德竟然不在車都開走不知去向。
他們只能等著了,到了晚飯點還有些為李德擔心呢。
“賢婿啊,不知定製一臺汽車需要多少錢?”
裴公是沉穩的性子但對汽車的喜愛讓他直接開口詢問,意思很明顯了這個車他們是真的想要。
就連李安都想知道這正的定製價格。
之前說是二十萬貫,如果定製多幾輛不知能不能便宜些。
“目前只有一臺試驗的汽車,鐵匠工坊還在進行研發改進型,最低定製價格需要二十萬貫。”
“好,老夫想要定製一輛就由賢婿來幫忙安排吧。”裴公立刻說道。
“賢婿,老夫也要定製一輛。”靠山王也來湊熱鬧。
“那個德兒不會為難吧?”李安很想說他也要定製一輛,話到嘴邊沒說下去。
兩家岳父經營的買賣在南方都有投資橡膠園產業都是不差錢的,李德真的沒有想賺他們的錢,但內燃機的技術和加工成本就是很高,雖然遠達不到二十萬貫但技術貴啊。
“好,明天我就去鐵匠工坊安排這個事情,最遲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加工汽車實際上並不需要那麼久的時間,鐵匠工坊上萬名工匠都是分工製造的,成品汽車製作完成後就是說已經能夠量產。
按照鐵匠工坊的做事風格對於汽車這種產品配件都是一次製作多個的可以說是批次生產,一部分用來繼續研究,一部分用來作為配件替換和儲備。
外殼就更不用說了那麼多工匠就是用錘子敲出來的全都是分工合作最後銜接刷漆。
空心輪胎都是特製的在製作汽車的時候就批次生產了一些作為配件。
可以說除了要打造內燃機的胚胎要花費些功夫外,零件的製作上都不太費事。
“哈哈哈,真是好賢婿,今天咱們不醉不歸。”
李德可沒有醉,但他的腦子還是有些暈乎乎的,晚宴結束之後一家人子人都想要定製汽車,結果兩輛變九臺,就連自己母親都想要。
難道這就要開始製造奢侈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