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下勢力和百姓都在為旱災範疇的時候,幽州勢力內生活的百姓們可沒有好那個閒工夫。
都是有工作的人,他們每天上工到月發錢,只要用錢就不會沒有糧食,不會餓肚子。
哪裡像其他的州府遇到自然災害就容易崩潰,所以只有單一的農業模式是不行的。
幽州在這方面就發展的比較均衡。
在農業上都是做足了準備,就比如大量的井口就是有需求的時候可以用來澆灌土地。
而且這種事情不可能只讓百姓自行去應付,就像幽州的城守府會在乾旱的時候動用蒸汽裝置挖掘深水井口,將淨水抽出來用來澆灌。
在城守府的精心安排下,不會太缺水。
何況還有一個李德出謀劃策,預防乾旱的主要辦法還是因為在耕地旁會挖掘蓄水池。
用來進澆灌田地之外就沒有太大的用處了。
畢竟“死水”是養不了與的,能夠養魚的還需要有井水的注入並且需要定期更換。
目前對百姓來說種田能夠忙過來就已經很不錯了,哪裡有心思去養魚。
幽州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很多勢力就不行了,尤其是當李淵都無法及時為一些小勢力提供糧食的時候。
幽州的實力在這種時候就體現出來了,自從瓦崗提出購置好大量糧食後,李德立刻答應下來,但依舊是分批供應。
絕對不會給他們大量儲備的需求,防止有人利用這些糧食高家轉賣出去。
百姓們可能沒不起,但是有錢的人都是不在乎的,所以想要利用這個契機的人肯定會有。
能夠為了超出幾倍的利潤鋌而走險,已經不用去懷疑。
滿足了瓦崗的需求,李密也說不出什麼來,與幽州合作的勢力同樣都是這個待遇,即便他們主動提出要購置多一些也只能分批次運輸。
這就是幽州制定的規矩。
正是因為有了幽州提供的糧食,讓很多勢力內的百姓不至於流離失所。
此時在勢力中主要發展商業的在這個時候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比如上樑王韓勇和下樑王韓猛兩兄弟。
雖然他們沒有為糧食有太大的煩惱,但也是對糧食有需求的,面前跟幽州合作的專案都是種植藥材,收購山貨,乾貨等專案。
他們是少量讓李德運輸多一些糧食的勢力,實在是因為他們當前所處的生存環境決定的。
想讓他們倒賣糧食真的有些困難,有儲備他們絕對不可能出售。
不是猜想而是客觀上不允許他們將糧食出售。
當他們用木材等東西進行支付,就能夠知道他們的情況是怎樣的。
他們現在的棲居地還在山中,居住的環境全都是以木屋為主,比起山賊他們都是居住在山寨中,大一些的山寨都形成了城寨。
就是近一年的通商讓他們的生活開始好轉。
他們所在的地方距離幽州相對較遠,所以分批次運輸是不可取的,會加大成本。
正好運輸多一些糧食,回來的時候能夠多帶些貨物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