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始終都沒有忘記發展船運,建造大型造船廠,稱霸海域。
幽州是真的不怕旱災,因為幽州已經在培育高產的土豆了,進過幾年的探索派出的探索隊伍已經去過歐洲。
雖然按照探索隊走過的地方並沒有深入,但是他們帶回的種子經過培育已經有了些產量。
經過幾年時間一直都在培育種子。
像土豆就是其中讓李德最為注意的,易生長,高產,易儲存,配合化肥種植,產量直翻好幾倍。
幾年的時間,土豆的產量已經非常可觀,但一直都沒有拿出來售賣,一直都在留種。
田產上千斤的作物種植面積巨大,少部分已經開始供應幽州的菜市場。
不僅僅是土豆,從歐洲帶回來的還有捲心菜,胡蘿蔔,西紅柿,黃瓜等蔬菜。
說實在的歐洲的蔬菜種類並不算太多,只是好多後世主流的蔬菜品類目前沒有。
現在就不用犯愁了,各類的蔬菜都被專門的進行培育。
幽州有很多專案都是沒有公開的,但是已經上市的東西肯定就會被人注意到,商人們都精明的很有大部分的蔬菜種植都是會交給他們去做的。
種植蔬菜推廣李德是希望能夠讓天下的百姓都能夠吃到,奈何種子的數量有限,當前情況只能交給商人們一部分。
讓他們一起開展效果會更好。
幽州的發展可不僅僅是搞工程搞建設,各種種植經濟作物的專案同樣佔了很大一部分。
就像佔領蓬萊後商會就已經開始準備將棉花種植專案放在長江流域。
南方開展的種植專案中早就種植了棉花,不僅如此糧食,橡膠園和蔬菜種植一樣都沒有少。
除此之外還種植了大量的藥材。
幽州發展商業的同時一樣重視其它事情,尤其是醫藥類都是城守府特別重視的。
商人們瞭解到種植藥材的價值非常的大,他們收穫的成材都可以賣給城守府。
為了方便收購,很多開藥鋪的商人則開始做起了統一收購的行當,低價收購然後轉給幽州城守府。
他們賺了一些成本價格,到了幽州之後透過藥材工坊會進一步加工後價格會更高一些。
若是製作成品藥物後價值就更不一樣。
幽州的醫學院對製作藥材一直都在研究,雖然是以中藥為主經過蒸餾提煉技術的應用後,製作的藥丸很多。
日常供應的都是常備的藥物,在幽州風寒已經有很高的治癒率,只要不是特備特殊的情況幾天就能夠有所好轉。
比湯藥來的更快。
止疼膏藥類的藥品也開發了很多經過試驗後都取得了很顯著的成效。
還將以前治療各種病症的湯藥全都經過精細的研磨,讓人更容易吸收。
透過大資料的統計幽州百姓的壽命經過幾年的時間已經有了平均增長。
從百姓們的生活狀態和樣貌上就能夠看出來,普遍百姓的身體都很硬朗。
這些都要歸功與養殖場,尤其是養豬場提供的肉食,百姓們隔幾天就能夠吃上肉食。
要不是養殖場的供應還無法滿足百萬人口需求,以為幽州百姓現在的購買能力都能夠天天的實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