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之會,如期而始。
魏王與信陵君就像是沒有發現諸國敷衍的態度,於內宮之中,大開鼎盛之宴,迎四方之賓。
以青銅編鐘奏迎賓之樂,以大鼎烹食牛羊之骨。
在鐘鳴鼎食的宴會之上,樂師舞妓用著委婉的歌聲唱著清麗的《魏風·園有桃》。
“園有桃,其實之餚。心之憂矣,我歌且謠。不我知者,謂我士也驕。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亦勿思!
園有棘,其實之食。心之憂矣,聊以行國。不我知者,謂我士也罔極。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亦勿思…………”
諸侯使者坐在下座,見此情此景,面面相覷。
這是迎客之樂,卻不是迎客之歌啊!
魏王這是什麼意思?
怎麼一副諸侯負了他一般?
儘管心有疑問,卻沒有人敢行喧賓奪主之事,他們都是國中邊末之臣,不受君王重視才被打發來此大梁之會,觸怒他國君主之事,卻不該他們做的。
悽婉哀絕的《魏風·園有桃》樂聲落下之後,著紫衣耀紋的魏無忌站起身來。
魏國君臣與四方來客瞬間正色起來。
他們知道真正的大會隨之而始。
魏無忌走上華池之側,向著魏王施禮之後,緩緩轉過身來望著諸侯來使,高聲道:
“諸侯使者所至,大梁蓬蓽生輝。”
“無忌發四方之信,邀八方之客,諸位來此,無忌感之恩德。”
…………………
信陵君魏無忌話語越是感恩戴德,諸侯使者的臉上神色便越是奇怪。
信陵君說的好像和諸侯做的大相徑庭啊!
在信陵君的言語之中,似乎諸侯驅肱股之臣,遠赴萬里來此盛會。
但在場之人都知道,這哪裡有什麼肱骨之臣?
有的不過是邊末之臣,稗官小吏罷了。
但是諸侯使者不敢打斷這位信陵君,先不說信陵君在魏國的威勢如何,且說他們一旦打斷那豈不是說明諸侯不給面子,而他們自己的身價也大降。
所以所有人只能靜靜地聽著。
足足半柱香的時間,信陵君魏無忌才緩緩說完迎賓之詞,似乎真的是對諸侯感激不盡。
直到半個時辰之後,他才頓了頓,然後進入正題道:“此次大會欲論之事,乃關乎諸國安危,陰世封神,諸位使臣可知如何封神?”
諸侯使者紛紛看著信陵君魏無忌,相顧無言。
他們如果知道如何封神哪裡會被髮配到這裡?
信陵君這不是明知故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