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陵君回到魏國,五日後諸國收到了魏國的邀請之函。
其落筆者便是信陵君。
其邀請諸國共赴魏國國都大梁,共同商討陰世封神之事。
趙國邯鄲。
在趙王宮之中,趙王丹看著手中的信件哂然一笑,隨手將信件扔在了桌案之上。
“諸國所有人都是陰世神位的潛在競爭對手,這般大會有何意義?”
隨即他看了看信封之上的留名,思考了片刻道:
“不過,既然是信陵君魏無忌相邀,寡人給他這個面子。”
同樣的一幕在諸國的王宮之中上演。
曾經的春秋時期,諸國還是講著半分禮儀信用,可此百餘年以來,諸國都將欺詐詭謀進行到了極致。
沒有相信自己的對手會念著自己的好,他們更相信這會是一個局。
當年秦武信君張儀可是以舌辯之術騙了太多人,諸國君主都被騙怕了。
他們再也不會輕易承諾與相信什麼。
像是宋襄公那般人物再也不會出現在諸國的君王行列之中。
此十日後,在魏國國都大梁,開始逐漸有著諸國的使者進入大梁都城之中。
大梁城的氣氛逐漸變得壓抑起來。
自上而下,從魏王到卿大夫,那種嚴肅的氛圍籠罩了一切。
甚至在魏國國都之中,民眾也逐漸意識到了不太對。
開始有著關於陰世神位之爭的傳言流傳在民間。
在大梁城的街頭,有眾人閒談著。
“最近,大梁城的氣氛很不對。”
有人接話道:
“聽說在大梁之後會有一場大會。”
“有多大的大會?”
眾人頓時好奇起來。
那人神秘至極的道:
“據說這一場會決定陰世的神位?”
“神位?陰世不是說是北陰酆都大帝執掌嗎?怎麼會有人能夠決定陰世神位?”
眾人都呆住了。
自從陰世傳說在這陽間流傳之後,中原民眾紛紛在家中供奉上了陰世神位。
其中最長被人供奉的兩位牌位便是北陰酆都大帝與十殿閻羅之首秦廣王。
對於這兩位傳言之中主宰世人生死的陰神,眾人不敢有絲毫的不敬,只是日夜供奉,只求能夠在陽間多些時日。
可此番居然說有人可以主宰陰世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