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彬,你說幾句吧。”
韓彬掃了一眼筆記本,“案發地點在萬達商場九江烤肉店,當時我也在那家店吃飯,也算是目擊者之一。不過,案發前我並沒有注意到死者,直到死者女友馬曉琳呼喊,我才跑過去檢視情況。
死者從毒發到死亡的時間很多,大概也就幾分鐘的時間,我打了120和報警電話,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案發時現場的人不少,相關人員都已經做了筆錄,死者和女友馬曉琳是下午六點32分進入的餐廳,六點五十分毒發,六點五十七分死亡。據死者女友和母親交代,死者的身體一向健康,生前並沒有什麼疾病。另外死者女友馬曉琳和死者一同用餐,除了一瓶啤酒外,兩人的飲食是完全相同的,但是馬曉琳並沒有中毒跡象。
以上就是投毒案的大致情況。”
丁錫峰道,“還有誰要補充?”
沒人應道。
丁錫峰繼續說道,“老馬,你們技術科有什麼發現?”
馬希文道,“將餐廳封存的食材和證物帶回來之後,我們進行了大量的檢測,但是並沒有發現足以致命的毒素成分。”
韓彬道,“啤酒裡也沒有。”
“沒有。”
王霄追問,“死者餐桌上的食材都檢查過了嗎?”
“全都檢查了,沒有發現任何足以致命的有害成分。”
王霄皺眉,“這就怪了,那受害人是怎麼中毒的?”
朱家旭道,“有沒有可能不是投毒,而是死者得了一種特殊的疾病?”
術業有專攻,丁錫峰望向法醫李燦,“李法醫,有這種可能嗎?”
李燦組織了一下語言,“根據目擊者的反應,死者從身體出現異常到死亡時間很短,再加上死者死亡時的一些症狀,只有極少數的疾病符合,但我查過死者生前的檔案,他並沒有類似的病例。同時我在解刨死者屍體時也沒有發現相關的病症,可以確定死者的確是毒死的。”
韓彬接著說道,“死者毒發後,我打了120,雖然120趕到的時候,受害人已經死亡了,但醫生還是檢查了死者的身體狀況。當時我問過那名女醫生,她估計死者從中毒到死亡不會超過十分鐘。
但技術科並沒有在餐廳裡發現任何足以致命的有毒物品,也就說明死者很可能不是在餐廳中毒的,是不是那個醫生對毒藥的發作時間判斷有誤,毒藥的毒性並沒有那麼強,那麼快?”
李燦道,“不,我贊同那名醫生的看法,受害人的確是被毒死的,而且這種毒素十分厲害,可以在短時間內致人死亡,從毒素的成分來看應該是氰化鈉,如果是藥量充足的情況下,的確會在短時間內致人死亡。
我檢測了死者體內的氰化鈉含量,極高,足以在十分鐘內致人死亡,所以我同意女醫生的觀點。”
丁錫峰道,“這就說不通了,如果按照法醫的結論,死者肯定是在餐廳服用的毒藥,但技術科查遍了餐廳的物品,卻沒有發現相關的毒素,你們兩個部門的結論豈不是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