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全自己實力的情況下,打擊女真人的有生力量,才是李淼的初衷。
至於這七十萬災民,會生產多少糧食。創造多少財富。不過是副產品而已。李淼及其北方局,也一直想向邊境移民。可誰又會願意去呢?
除了災民、難民、饑民。現在邊境田莊的莊戶、護衛,也大多是以前的難民被安置過來的。但人口還是遠遠不足,大量田地荒蕪。
隨著這七十萬災民的遷入。李淼的邊境實力將會猛增。今年冬天就不用像去年那樣,興師動眾,頻繁調動。那也太擾民傷財了。
別說今年的草原韃子,估計不敢來了。就算是來了,北方局也無需調動。只需守住邊境田莊,另外稍作調整。保管叫草原韃子有來無回。
至於臺灣島的大量移民,好處自然不用多說。如果沒有這次河南災情,臺灣島想要有這麼多人口。至少得需要三十年時間。
也就是說這次移民,為臺灣島節省了三十年的時間。未來的臺灣島,將會是抗擊可能出現的,西方列強的第一陣線。
這也是由臺灣島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所以這次對臺灣島的大量移民,意義深遠!
臺灣到現在有了大量的人口,就可以加速,臺灣島工業體系的高速發展。未來的戰爭打的就是工業體系。
現在的臺灣島孤懸海外,李淼完全可以放開手腳。不用擔心任何影響。什麼低調、苟著。全都靠邊站。怎麼有利於臺灣島的發展,就怎麼來。
所以這次河南賑災。對李淼勢力的壯大,意義非凡。這也是李淼這些年來,實力增長最為迅猛的一次。
但李淼還得在大鄭朝朝堂,苟延很長一段時間。人紅是非多,李淼可以想象自己這次回京,肯定會遭到很多的非議。
李淼又會站在風口浪尖上了。對於習慣低調、苟著的李淼。肯定是不願看到的。李淼除了好色,還沒有什麼被攻擊的弱點。
就這次欽差期間,李淼除了前後收了幾名侍女。也沒有可以被攻擊的地方了。顯然李淼覺得自己,還是太過完美了。
這簡直是讓朝廷,讓皇上不好辦啊!李淼今年才多大,目前已經是從四品鴻臚寺副卿了。
其實李淼還是比較喜歡這個職位的。悠閒、低調的標配。
再說李淼也不想為大鄭朝操心。這個腐朽的朝廷,就算這次被延長了國札,也是長久不了的。
李淼只想著能夠一直低調、苟著。直到自己登高一呼之時最好。
與其被人雞蛋裡挑骨頭,還不如直接做點被人攻訐的事。反正自己又不想升官,於是,李淼想著賑災的事,也告一段落了。不如回老家一趟。
這次回家探親,李淼打算不張揚。但還是得讓人知道。不然讓人家怎麼攻訐呢?
而且回家探親與孝道有關,也算不得大錯。不管朝廷怎麼做文章,也都是小節。畢竟李淼的欽差事務,完成的還算不錯。
於是,第二天李淼把賈環留在了田莊,自己則帶著一眾女眷,乘坐順風運輸鏢局的馬車,回金壇老家去了。
李淼一行,來到金壇地界後,李淼還是感覺到了,這些年的變化。與李淼剛來到這方世界相比,金壇的確富裕了不少。
但普通百姓的日子,並沒有好過多少。
金壇作為南方優質種子,推廣的發源地。這些年隨著農作物產量的提高。而且增產的糧食作物,都被作為優質種子高價出售,獲利頗豐。
但真正獲益的還是那些大地主。普通農戶獲益有限,至於那些佃戶、長工們就更不用說了。
李淼也是瞭然。問題還是出在根子上,誰擁有大量的土地誰獲益。老百姓的生活,多少還是得到些改善。
李淼回到金壇老家後,先是拜見了奶奶和母親。見奶奶和母親身體都很康健。其實一個多月前,李淼就偷偷的回過一次老家了。
當奶奶得知,李淼這次是私自回家,恨不得立馬就要趕走李淼。這還了得,好不容易過了幾年富貴的日子,這不是作死嗎?
在李淼的耐心解釋下,奶奶才放下了心。
母親可不管怎麼多,見到李淼還是很高興。怎麼也看不夠。拉著李淼的手就是不鬆開。李淼也趁機,為母親調理了一下經脈。
母親雖然經脈都很暢通,但李淼用真元過一遍,好處還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