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以身作則。首先散盡了自己的家財參與改革。
那些封建大地主、貴族也迫於王莽的權勢,只能跟著一起搞起了“人民公社”。規模空前,王莽深得廣大百姓愛戴、擁護。
漢朝末年生產力低下,“人民公社”的制度,提高了廣大民眾的生產熱情。大大的加快了農墾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繁榮。
正在王莽搞得有聲有色之時,遇到了黃河改道。而且王莽的改革重點區域,正是這次黃河改道的重災區。
王莽焉有不敗之理?大量的難民被那些封建大地主。和貴族們利用。很快就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政權。
王莽作為失敗者,又怎麼會有好名聲。被歷朝歷代大批特批。特別是封建朝代,對王莽的“人民公社”,畏之如虎。
“人民公社”,簡直就是動搖了封建社會的根基嘛!
所以歷朝歷代大批特批的,也都是王莽的篡權。得位不正嘛!至於“人民公社”他們則是秘而不宣。
每次黃河改道,都會形成一大片泛黃區。寬處能有數百里,窄處也有十數里。黃河水伴隨著大量的泥沙,淹沒城鎮。村莊更是不在話下。
關鍵是泛黃區,十數年、數十年不退。倖存的百姓也徹底失去了家園,和他們懶以生存的田地。這才是最可怕的。
這些一無所有的災民、饑民。只要稍稍處置不當,最後就會變成蝗蟲。周邊的百姓的糧食,會被他們搶光,吃光。
周邊的百姓也漸漸變成了難民、饑民。就這樣一百餘萬災民,會變成了數百萬饑民、暴民。而且饑民、暴民的人數,還會不斷地攀升。
這些饑民、暴民都處在飢餓、生死的邊緣。以往律法、道德的約束蕩然無存。人性醜陋的一面,就會展現得淋漓盡致。
災民、暴民們為了生存。無所不用其極。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社會秩序將受到無情鞭撻。
最後被別有用心的人稍加利用,就成為改朝換代的工具。
不過這樣的改朝換代,代價太過沉重。人口銳減,往往是十室九空。社會發展嚴重倒退。瘟疫在大範圍內蔓延。實在是慘不忍睹。
所以黃河改道是特大災難,災後救援、安置才是重中之重。
首先你得讓災民有吃的,不至於讓他們變成蝗蟲。也就是不讓災民的數量暴增。
那就需要大量的糧食物資,而且還需及時到位。稍有耽擱,饑民、災民的人數就會迅速增加。
到那時,無疑就會增加救災的難度。所以救災速度得快!
其次,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特別是像黃河改道這種大災難。黃泛區內死去的民眾,牲畜,數以百萬、上千萬計。
被泥沙埋沒掉的屍體還好,漂浮在黃泛區的屍體,必將成為疫情的源頭。特別是在天氣炎熱的夏天,疫情的傳播將會變得異常迅速。
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疫情大範圍擴散。這就需要及時清除、掩埋、焚燒漂浮的屍體。
現在的老百姓,可沒有喝開水的習慣。更不知道細菌為何物。所以災後爆發疫情幾乎是肯定的。大災往往都會伴隨著大疫。
所以防止疫情的擴散,也是重中之重。
最後才是這些災民的安置,這些百姓現在一無所有。他們未來的生活怎麼辦?
怎麼讓他們度過災後的首個冬天?這就需要大量的糧食和其它過冬物資。
怎麼讓他們今後有地耕種?解決今後的生計問題。河南可是屬於中原地區,這裡的人口相對密集。根本不可能有土地安置他們。
災區周邊也是人口相對密集的江淮,和山東地區。這些地區肯定也無法安置大量的災民。現在除了北方邊境,還有大量的無主之地。
但組織如此遠距離的遷移,幾千裡遠的路途啊!註定是個大工程。不但要考慮沿途的物資供應。還得考慮,上百萬災民的秩序問題。
稍有不慎,就是一團糟。嚴重威脅到大鄭朝的穩定。威脅到大鄭朝的統治根基。
這也是為什麼黃河改道,往往都伴隨著改朝換代。就連煌煌盛世,稍有不慎,都會傾覆的原因。
像大鄭朝這樣的腐敗朝廷,簡直就是必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