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卷的最後一章了,一萬兩千字。大家可以猜一下第六卷的卷名。)
陳平安閉眼行走石橋,身形微微搖晃,橋下流水,雙袖行雲,仙氣十足。
魏羨對裴錢的點評深以為然,出口稱讚道:“龍驤虎步,嶽峙淵渟……”
指點江山才說到一半,魏羨就閉上了嘴巴。
盧白象微笑道:“天有不測風雲,有些小意外,無傷大雅。”
原來石拱橋是有階梯的,不知為何,陳平安忘了這茬,竟是直接一腳踏空,連人帶竹箱滾落在地。
裴錢一巴掌拍在額頭上,親爹唉,你咋這麼不經誇呢。
隋右邊撇過頭,嘴角有些笑意。
陳平安一個蹦跳起身,睜眼後拍了拍衣袖,旁若無人,大步前行。
法袍金醴上有金光一閃而逝,那幅金色團龍的所銜之珠,其中蘊含靈氣,愈發凝聚。
若非有這件海外仙人的本命遺物傍身,陳平安這會兒可就不是摔個跟頭這麼簡單了,一是體魄如同“開關迎敵”,任由天地靈氣如海水倒灌竅穴,有大苦頭要吃。二是極有可能以鯨吞之勢,汲取清境山的天地靈氣,到時候肯定要惹來一番異象,橫生枝節,指不定就又是一場風波。
金醴法袍就是一座湖泊,起到了蓄水的作用。
只是終歸治標不治本,煉化五行之物,真正搭建起完整的長生橋,在自身氣府開闢出五座類似湖泊,已經是當務之急。
當下這座長生橋,成也未成,妙不可言。
陳平安莫名覺得,直到這一刻,自己才真正被這座天地接納?怪哉。
畫卷四人眼睛都毒,起先覺得有些滑稽可笑,畢竟陳平安在他們印象中,時刻端正,處處規矩,難得有這麼狼狽的一幕,只是略微打量過後,就各自察覺到了蛛絲馬跡,只是無人道破。
青虎宮三千級丹梯頂部,雖然有云霧繚繞,可並肩而立的姜尚真和陸雍,這兩位都是大修士,比起純粹武夫的畫卷四人,自然看得更多一些。
陸雍驚豔道:“好一件龍袞法袍,委實深不可測,說不定就是傳說中的‘小福地’品相了,小仙師身穿此袍,恐怕比身披最高等的兵家甲丸,還要法寶不侵、飛劍不入。”
陸雍誤認為陳平安是位兵家修士。
姜尚真微笑道:“陸宮主好眼光。”
陸雍惶恐道:“前輩謬讚了。”
姜尚真轉過頭,“如果我沒有記錯,你年紀比還大,喊我前輩作甚?”
陸雍啞然。
這姜氏家主作為整座雲窟福地的太上皇,真是帝王心性,難以揣測,自己伴君如伴虎啊。
姜尚真又笑道:“這會兒,你若是說一句修行路上達者為先,就很機敏過人了。”
陸雍不知道姜尚真葫蘆裡賣什麼藥,只得苦笑道:“前輩高見,陸雍資質魯鈍,不然這輩子也不會只能跟丹砂草木為伍。”
姜尚真問道:“我這兩百年,需要親手打理福地事務,忙得焦頭爛額,出門不多,比睜眼瞎還不如,陸宮主坐鎮這天闕峰仙家渡口,迎來送往,你可聽說桐葉洲之外,尤其是最近百年,浩然天下出了哪些最出名的年輕劍仙?”
陸雍想了想,試探性說道:“劍氣長城的那位?”
姜尚真氣笑道:“陸雍你是真當我傻啊?我會沒聽說過他?!”
陸雍忐忑不安,趕緊亡羊補牢,掰手指開始計算別洲有哪些名動天下的劍仙,給姜尚真說了一大串上如雷貫耳的五境劍修,都是最近百年風頭最盛的著名劍仙,關鍵是年紀都不算大,八人之多,中土神洲有四個,北俱蘆洲有三個,小小的寶瓶洲竟是也出了一個,前幾年剛剛躋身玉璞境的劍仙魏晉,相較前邊七個,風雪廟神仙台的魏晉,境界暫時不高,但是未來成就極其清晰,所以連桐葉洲這邊都有所耳聞,甚至像青虎宮陸雍這樣的元嬰老修士,因為魏晉的關係,才得以頭回聽說那個寶瓶洲兵家祖庭之一的風雪廟。
一個個名字和大致事蹟聽在耳中,姜尚真始終搖頭,只說不對,差太遠了。
陸雍也沒轍。
練氣士中劍修本就稀少,劍仙更是少之又少,能夠以元嬰境無視一座大門檻的差距,斬殺玉璞境,世間唯有劍修。
關於最近百年中鋒芒畢露的“年輕”劍仙,一心煉丹的陸雍真就只聽說這麼多了。
姜尚真不再為難陸雍,他自己內心也頗為無奈,一甲子光陰耗在了藕花福地,之前兩甲子,一甲子去了趟雲窟福地,平定了一場千年難遇的大亂,受了不輕的傷勢,之後一甲子閉關修養,對於天下大勢實在是無暇顧及,差不多兩百年,山下凡夫俗子都死了多少回了,可對姜尚真這些山頂修道之人而言,尤其是還有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其實對於光陰流逝,感觸不深,一步跨得出,站得穩,就可以多出數百年甚至是千年壽命。
山下的人間是非恩怨,實在不值一提,長生之下,道非道也。
姜尚真視線微微低斂,身後這座青虎宮號稱供奉著所有道家神仙,而眼前腳下這條登天階梯,三千級,便是寓意“大道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