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霜降問道:“都記起來了?”
陳平安笑著點頭。
吳霜降不但去過五彩天下飛昇城,還在那邊當過教書的夫子。
當然不止是是替飛昇城擋去幾次災厄,看看嶄新天下的熱鬧。
“當時崔瀺在城頭去接你,跟你說了很多真相,還傳了你一門他最拿手的神通。”
你們師兄弟兩個,早就商量好了後續步驟,無需太過精細,處處契合。否則就過於用力了,反而不夠自然而然。
你當時境界太低,道行太淺,只能靠這個去瞞天過海。崔瀺送你的幾場夢,也算障眼法。
陳平安在桐葉洲,靠著那把長氣劍的指引方向,進入藕花福地,與當時名正言順的“天下”第一人,魔頭丁嬰有過一場苦戰。
趁手的兵器,便是那把長氣劍。
也正是那一場架,陳平安心有靈犀,遞出生平最得意一劍。好像在那一刻,才真正得到了長氣劍的認可。
出劍,即是放聲。要讓此方天地不得不聽。(注6)
多少人事,霧障橫生,磨破草鞋無覓處。幾許機緣,撥雲見日,得來全不費工夫。
妙不可言,說即不中。玄之又玄,著力便差。
大概這就是登山修道。既虛無縹緲,又無處不實。
浩然天下能有萬年的休養生息,一座劍氣長城,一代代劍修,功不可沒。觀道觀碧霄洞主,由於其合道所在,到底是要承情的。
所以老觀主當時與陳平安相見,才會有那番言辭,因為你揹著陳清都的長氣劍,才破例讓你以完整皮囊、體魄進入藕花福地。
陳平安被老觀主丟出福地之時,已經沒有揹著長氣劍,陳平安詢問緣由,老觀主給出答覆,他自會歸還陳清都此劍。
借走長氣,就要承擔因果,而且要擔的因果,正是寧姚與妖族、以及劍氣長城跟蠻荒天下之間的大因果!
這件事,陳清都完全沒有隱瞞陳平安,在借出佩劍長氣之前,就直接與少年挑明瞭,你要擔因果,還是大因果。
當時陳平安還挺樂呵。好像終於能為心愛姑娘做點事情。
老人獨立城頭,每每想起此事,總覺有趣,莫不是個小傻子。
陳清都的本命飛劍,浮萍,早已在萬年之前的託月山一役中破碎。
陳平安望向那把青色飛劍。
來之不易,有些辛苦。
吾有長氣劍,此城劍氣長。
陳,長氣劍。劍氣長,城。
萬年之後,末代隱官領銜,第二場劍斬託月山。
昔年獨守城頭居中而立者,青衫劍客陳平安,返回劍氣長城遺址,刻“萍”字。
第三把本命飛劍,名“青萍”。
————
————
注1:280章《離別而已》
注2,620章《大家都是讀書人》
注3:623章《煉劍》
注4:854章《一隻籠中雀》
注5:912章《如此問劍》
注6:318章《出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