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當時笑著回答一番,大致意思是說老大劍仙慈眉善目,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很好說話的……佟文暢又不是傻子,當然不信。
吳霜降說道:“大概是老大劍仙過於厲害,活得太久太久了,以至於很容易讓劍氣長城的本土劍修,都忽略掉一個反正無關緊要的事實。”
“都忘了陳清都,是鬼物。”
陳平安是在寧府煉物成功,好不容易湊齊了五行本命物。一直留心這場閉關的左右,問過陳清都一事,陳平安能否煉出一把本命飛劍。陳清都的回答很有意思,反問一句,本命飛劍還能隨便贈送?左右不肯罷休,非要陳清都給個確切說法。陳清都只好多說幾句,用了個“得一還一”的解釋,陳平安自身就是劍匣、劍鞘,至於能否煉劍成功,得看造化。(注3)
吳霜降忍俊不禁,評價一句,“左右到底是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無法理解陳清都這種活了萬年之久老劍修的心思。”
姜尚真以心聲道:“吳宮主這話說得不客氣了,豈不是既說左劍仙嫩了點,又說老大劍仙不夠光明磊落?”
崔東山沒好氣道:“話裡話外都是公道話,左呆子哪有這些彎彎腸子。陳清都若是沒點城府,真能夠成為刑徒劍修的領袖,能夠幫助劍氣長城屹立不倒,噁心蠻荒一萬年?”
姜尚真好奇詢問,“這些事,吳霜降是怎麼知曉的?”
崔東山說道:“同樣是做一件事,你們就是做成一兩件事而已,吳霜降之流,卻是齊頭並進,面面俱到。所以同樣長短的修道光陰,卻會出現懸殊的‘道齡’。”
吳霜降笑道:“當時老大劍仙與左右說了那句‘得天獨厚,應運而生’,看似泛泛道家籠統語,實則無一字落空。”
“陳清都就是劍氣長城的老天爺。誰能得到陳清都的青睞,不正是得天獨厚?祭官燕國不知所蹤,刑官豪素毫無作為,舊隱官蕭愻叛出,新隱官是誰?”
“蠻荒妖族大舉攻伐劍氣長城,勢在必得,就是劍氣長城積攢萬年的劫運。你代替寧姚,去與離真捉對廝殺,這就是替寧姚承擔了因果。在寧府閉關成功,最終孕育出兩把本命飛劍,被陳平安分別取名籠中雀,井底月。隨後看似僥倖成為末代隱官,負責坐鎮避暑行宮,簡而言之,陳平安就是那個代替寧姚的應運之人。”
三教祖師散道之前,齊聚驪珠洞天。道祖騎牛造訪小鎮,曾經與陳平安結伴走過一段路程,路過老槐樹舊址,讓陳平安猜一事,老大劍仙是否已經歸還槐木劍匣。陳平安說猜不著,道祖笑言以後有機會知道。(注4)
吳霜降臨時岔開話題,跟陳平安問道:“上次碧霄洞主造訪落魄山,未必沒有為你揭開謎底的想法。”
“碧霄洞主為何臨時變卦。可是哪裡惹惱了這位前輩?”
“碧霄洞主就沒有見到仙尉道長和小米粒?”
陳平安神色古怪,沒有解釋什麼。
吳霜降笑道:“無妨,此事早知晚知,都不涉大局走向,該如何還是如何。”
籠中雀,井口月之外,尚未取名的第三把青色飛劍,圍繞著陳平安緩緩飛旋。
上次臨時起意,帶著小陌走了一趟五彩天下,當然主要是去見寧姚,順便看看如今的飛昇城境況。
異象之一,便是陳平安敏銳察覺到整座飛昇城,宛如一位修道之士,已經孕育出具備靈智的元嬰。就像寧姚的仙劍“天真”。(注5)
當時陳平安誤以為是劍氣長城的劍修,得到了老大劍仙和遺留劍道的氣運庇護,所以才沒有著急入城,擔心起了衝突。
等到跟寧姚見面,才驚訝發現連她都被矇在鼓裡,亦是不曾知曉此事。
後來去那太象街陳府,跟這一世改名為陳緝的老劍仙陳熙見面,陳平安誤以為對方早就心知肚明,就沒有多此一舉提及此事。
陳平安自言自語道:“原來如此。”
只因為這把暫未命名的本命飛劍,見到了真正的主人。
這把飛劍,一直在飛昇城等待末代隱官的出現和相逢。
那就像一個懵懂孩子見到親人、長輩的雀躍,當然還有幾分委屈,無聲埋怨一句,怎麼才來?
承載妖族真名,合道劍氣長城。
當然必須是劍修。
要與蠻荒妖族有一份糾纏不清、影響深遠的因果。
劍氣長城沒有墳,也就無從祭祀。酒鋪牆上的一塊塊無事牌。彷彿是一塊塊最小的墓碑。
其實當年阿良已經察覺到跡象,主動找到老大劍仙,要求由他來代替陳平安,用了個自己境界更高的蹩腳理由。
老大劍仙卻說他不行,強扭的瓜不甜,要做成這件事,跟劍修境界關係不大,得看人心所向。
阿良不服氣道:“難道我在劍氣長城,不得人心?不比陳平安那小子差吧?”
老大劍仙嗯了一聲,倒是沒有反駁,點頭道:“差不多,桌上桌外,遠看近看,口碑都很好。”
阿良有些心虛。
“不是你做不成此事,只是陳平安更適合。”
老大劍仙說道:“一個人能吃多大的苦,就能享多大的福。崔瀺一個當師兄的都不心疼師弟,我又何必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