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成功斬殺兩位飛昇境大妖,其中一位,更是託月山大祖的開山大弟子。
聯袂遠遊,頃刻間掃平一處古戰場,隨手滅掉宗字頭的白花城,大鬧雲紋王朝,打斷天下最高仙簪城,與王座大妖緋妃鬥法,拖拽曳落河,劍開託月山,搬徙明月皓彩去往青冥天下,白玉京真無敵親自接引這一輪明月……
別說一一做成了,都是些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就連薛懷都有些幾分遺憾了。
只恨自己不是劍修。
檀溶問道:“山主,陳劍仙要是撇開一身劍術不用,只以純粹武夫身份,與吳殳問拳,勝負如何?”
薛懷其實也很好奇此事,既然自己師父已經輸了,那麼只論拳法,桐葉洲能夠與陳山主抗衡的,就真的只有武聖吳殳了。
天下止境武夫,不同於山巔大修士,每個千年,都有那“大年”“小年”之分,差異明顯,而十境武夫的總數,數量起伏不大,除了中土神洲之外,其餘八洲平攤下來,每洲大致就是兩個,有好事者大略統計過人數,所謂的天下武運小年份,光景不好時,八洲的止境武夫,從未少於十四人,年份再好,卻也不會超過二十人。
北俱蘆洲那邊,前些年大篆王朝的顧祐,與猿啼山劍仙嵇嶽,換命而死。
那麼如今東邊三洲的武學大宗師,除了陳平安、裴錢這對師徒,就還有大驪宋長鏡,獅子峰李二,王赴愬,武聖吳殳,蒲山黃衣芸。
葉芸芸顯然早有腹稿,毫不猶豫給出心中的定論,“只是拳分高下的話,吳殳贏,可如果是搏命,陳平安活。”
檀溶笑道:“沒事,反正如今陳劍仙,也算我們半個桐葉洲人氏了。”
薛懷本想附和一句,不料葉芸芸已經惱火道:“要點臉!”
薛懷立即點頭道:“是不妥當。陳山主未必樂意承認這個說法,再者這個說法傳出去,其實我們桐葉洲也顏面無光。”
落魄山只是下宗選址桐葉洲,作為上宗之主的陳平安,山下戶籍、山上譜牒都還在寶瓶洲。
檀溶瞥了眼臨陣倒戈的薛懷,笑呵呵道:“牆頭草,隨風倒。”
老將軍姚鎮正在伏案編撰一部兵書,除了匯總畢生大小戰役得失和練兵紀實,還要整理邊軍姚氏歷代武將的武略心得。
老人戎馬一生,好歹給大泉王朝留下點什麼。
這座府邸,大概是密雪峰唯一用上山上“地龍”術法的宅子,地氣燻暖,氣候如陽春時分。
故而屋內用不著火盆,也無需穿厚棉衣、披狐裘。
姚仙之敲門而入,一瘸一拐坐在桌旁,
府尹大人剛剛得到一份來自蜃景城的諜報,將那份情報輕輕放在桌上,笑道:“爺爺,這個虞氏王朝,有點意思,如今老皇帝還沒走呢,禮部那邊就已經秘密著手一事了,只等太子虞麟遊登基,就會立即改年號為神龍元年。好像是積翠觀護國真人呂碧籠,與欽天監一起商議出來的結果,不愧是跟老龍城關係親近的虞氏王朝,很會打算盤。”
老將軍笑了笑,“算不得官場燒冷灶,就怕熱臉貼冷屁股,倒是不至於弄巧成拙。”
新任東海水君,是身為世間唯一一條真龍的王朱。虞氏王朝用“神龍”這個年號,顯然是一種不加掩飾的示好之意。
就是不知道寶瓶洲那位充滿傳奇色彩的飛昇境女修,領不領這份情了。
老人拿起情報,掃了幾眼,笑道:“虞氏如今那個太子殿下,還是相當不錯的,有大將軍黃山壽傾心輔佐,京城裡邊有座積翠觀,山上還有個青篆派,又跟北邊老龍城攀上了關係,等到換了新君,國勢往上走,是大勢所趨。”
姚仙之撇撇嘴,顯然對那積翠觀和青篆派都觀感不佳,一打仗,跑得比兔子還快,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
老人將諜報重新摺疊好,交還給孫子,輕聲說道:“也別瞧不起這些半點不把臉皮當回事的人,一來招惹他們,很容易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再者你不得不承認,很多事情,還真就只有真小人和偽君子能做成,正人君子反而做不成。”
見姚仙之還是有點不以為然,老人嘆了口氣,“打敗道德文章的,不是更好的道德文章,而是一些捕風捉影的下三濫的稗官野史。往往幾十萬字的著作心血,都抵不過後世一篇幾百字的豔情。”
姚仙之神色鬱郁,因為想到了皇帝陛下,諸多民間私刻的豔本,至今仍然禁之不絕。所幸相較於當年文人雅士幾乎人手一本的“盛況”,一場大戰過後,已經消停許多了。要知道當年最過分的時候,就連翰林院內當值的文官,都會有人看這些東西,書籍換了個封面而已。
姚鎮笑道:“官場不比治學,怎麼用君子和小人,是一門大學問。用得最好的人,稱得上‘登峰造極’,可能還是陳平安的那位大師兄。不然你總不會以為大驪文武,都是無私心的正人、醇儒吧,是天生的能臣幹吏吧?”
姚仙之揉了揉下巴,“我要是能像陳先生,有這麼一個算無遺策的師兄,嘖嘖。”
老人搖頭道:“你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其實有這樣的師兄,壓力很大的。都不說什麼師兄是繡虎了,像那寶瓶洲的風雷園,你信不信,如果劉灞橋沒有師兄黃河,說不定他如今都是玉璞境劍仙了,李摶景一走,一旦繼任了園主,就由不得他喘口氣,練劍有絲毫懈怠,但正因為有個黃河,劉灞橋就沒有了那種一往無前的心性,我相信黃河之所以會趕赴蠻荒天下戰場,除了自己確實想去那邊練劍,也是給劉灞橋一點壓力。”
一個家族,一個門派,大抵如此,當某一人太過矚目,其餘人等,難免黯淡失色,旁人要麼生出惰性,躺在大樹底下好乘涼,要麼容易提不起心氣。
比如他們姚家,何嘗不是一樣的道理。
姚仙之試探性問道:“爺爺,你真不再勸勸陳先生?”
要是爺爺真鐵了心,極力勸說陳先生擔任大泉王朝的國師,不敢說一定成,終究還是有幾分希望的。
老人搖頭笑道:“老而不死是為賊,倚老賣老更惹厭。多做成人之美的事,少做強人所難的事。”
姚仙之知道爺爺心意已定,就不再多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