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嬅相對安靜些,就陪著謝小玉坐著說話——當然了,在謝大小姐面前,不管多安靜的女兒家,看著都活潑話多了起來。
謝小惜則更是鬧騰,一會兒張羅這個,一會兒張羅那個,孩子氣十足,又忽得異想天開想要去湖邊撈魚,被謝小嬅眼疾手快地按回席上,笑說:“你消停些吧。”
謝小惜哪裡十分坐得住?扭著就貼在了謝小玉身上,纏著她問南邊的事情。
謝小玉也不說話,只回頭看了一眼碧桃。
謝小惜笑道:“是了,碧桃姐姐一起去的,大姐姐不愛說哈,你說給我聽聽那靈龜化橋的事兒?”
碧桃已經將一樣東西從隨身包袱裡取了出去,過去遞給謝小惜道:“靈龜化橋不過就外面傳的那樣,哪兒有我們姑娘給三小姐備的賀禮好看?早半年前姑娘就備下了呢,相賀三小姐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眾人看時卻是一方端硯,個頭不大,但一瞧便不是尋常物件,叩之有金玉之音。
謝小惜雖是女娃娃,但素來不喜歡粉黛釵環,最愛金石之物,當下什麼南境的事兒早忘了,只將硯臺拿在手中,仔細撫摸著,感激道:
“謝謝大姐姐想著我,快給我收了回去,別讓六叔父瞧見,又要誆了我的去。”
謝小玉點點頭。
碧桃又拿出了一疊薄薄的紙,遞給了謝小嬅:“二姑娘,這是姑娘在北歸鎮時尋來的,想來姑娘會喜歡。”
謝小嬅忙接過來,開啟看時卻是拓下來的碑帖,共有十樣,皆是名家。
北歸鎮是個大鎮,其中有個碑林頗有名聲,謝小嬅頗喜愛文字書法,以前在家的時候,也偶有說起。
說起來時過境遷的閨閣之語,重生一次後謝小玉卻記得清晰,所以那次逛北歸鎮時,因著平帝刀的事情沒能親去,臨回來之前也記著,讓人去尋了當地最好的匠人,仔細拓了碑帖來。
送人之物不在價值而在其好,謝小嬅亦是如獲至寶一般,先將一張字字細看過去,這才捲起來命丫頭們好好收回房中,對謝小玉道:
“字字清楚,便是筆鋒也看得明白,到底是姐姐惦記著我,多謝了。”
謝小玉坐在兩個堂妹中間,從頭到尾全然無話,只有她二人說說笑笑,卻不覺半點兒無聊或者聒噪。
若能一直如今天這樣,便是最好的了。
姐妹們正說著話,忽然就聽見樓下有人高聲道:
“你們在裡面樂什麼呢?好遠都聽見了。”
是年輕的男子聲音。
謝小惜已經側身到窗邊,探出半個腦袋看去時,就見一穿寫短打單衣,外面罩了個斗篷,頭上戴著斗笠的男子站在樓下,身上還揹著弓箭,手裡拿著個不知道什麼肉。
正是六老爺,謝守山。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