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依林一看國畫兩邊的行書對聯,感覺這副對聯上的字,雖然寫得雄秀兩停,氣韻生動,可仍然含有鄭曉文小時候的行書字型基礎,他就知道這是鄭曉文的筆體。
他見對聯上寫著:
上聯:心朝墨海時時泳,
下聯:目向文山日日攀。
他看著對聯上的字,心裡不禁感嘆著:啊!曉文她好大的恆心啊!
他的目光又移到了這幅國畫上:
嗯?我進來幾次都沒有注意往這裡看,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白描風格的國畫呢!
他見這幅國畫上的左邊靠邊,勾畫的是高高的一摞書,右邊整個空間,包括左邊這摞書沒有摞到頂的空間,全是一本錯壓著一本翻開書頁的書。
國畫中央靠右一點,是一本沒有被其它書籍覆蓋,完整敞開著的中文書。他看著這本中文書左頁的小楷字,念道:
“書乃知識寶庫,讀多少書得多少寶貴知識。
“書是求知者的伴侶,書是無知者路標。
“有志的你,若是將你無窮的先天智慧和後天的淵博知識結合起來,運用到人類生活中去,創造出對人類有積極幫助作用的豐碩成果,甚至是偉大成就,那你就是世界上為人類締造美麗、締造幸福的,偉大的天遣使者……”
楊依林把兩頁書唸完,他的視線稍向右移,見是日文書。他向上看看,見畫幅上方是露著幾行字的俄文書。
他的目光向左一掃,見有英文書……他的目光又向下一掃,看見了阿拉伯文書……哦,我知道了,原來這幅畫是世界書籍畫啊!
哎?這些書上面勾畫的一隻蝴蝶,還在翩翩起舞呢!
儘管這隻蝴蝶沒有色彩,我能感覺出它的色彩,它的美麗,能感覺出它在這絢麗馨香的書籍花叢中,飛飛停停吸取花蜜的神韻情姿……
鄭曉文看楊依林一直在看這幅畫,她到楊依林身邊說:
“這幅畫是我幾年前畫的,當時為鞭策自己持之以恆地求學求知,我就畫了這幅畫,還寫了這幅對聯和畫中的文字。
“以前,我經常會看看這幅對聯,看看這幅畫,也真算是管用,一直到現在,我還保持著過去那種求知心境。
“晚上或是閒暇時候,我都會看上一會兒書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滿足自己對知識的渴求。”
楊依林不再看畫,他轉身無聲地讀著鄭曉文:
哦,她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內容極其豐富的,色彩變幻無窮的書啊……她,太可愛了……她,我……
鄭曉文看楊依林愣愣地看她,她說:“怎麼?有事嗎?”
楊依林一回神,感覺自己看鄭曉文看得太入心了,他看躲不過,說:
“沒事兒,我在看你呢。我看著你,想著你畫的畫,想著你寫的對聯。我看你這麼有恆心,我在想我應該怎樣向你學習呢。”
“我是不太愛出門,才有了一點學習時間。你現在的工作已經夠你忙的了,就不要再想著學我了,你說我說得對不對?”
楊依林說:“對,你說得對,不學了。他們都還沒來,走吧,咱們兩個看花兒去,到東園賞著花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