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書房裡,楊依林看看手錶,對鄭曉文說:“時間還早呢,朋友們不會來這麼早。”他說著站起身看起了牆上的字畫。
他見這些書法條幅上,有的是楷體字,也有小篆,也有魏碑,還有行書,有草書,有隸書。
他說:“牆上掛這麼多字畫,還有這麼多的漢字字型,寫得、畫得都這麼美,我可得細細地觀賞啊。”
鄭曉文指指外屋的四面牆壁說:
“這些字畫都是我和我爸爸寫的、畫的,你要是想看,你就儘管看吧。
“不過,這裡有我小時候寫的字,你看著就是感覺寫得很幼稚,很不好看,你也不能笑話我。
“哪怕你有一句是笑話我的話,我立馬就把那個條幅去掉,信不信由你!”她說著忍著笑。
楊依林看看鄭曉文,說:
“喲?想不到你說話這麼厲害呀!
“我的眼睛都把這字畫掃了一遍了,只看到這些字畫一幅比一幅美,只是字畫不同,表現出來的風格不同,沒有看見不好看的,那我就先看字吧。”
鄭曉文這才笑了說:“,你不知道內情,我說那話是嚇唬你的。”
她環指一下四周牆壁說:
“這些書法條幅裡,有我十來歲時候寫的幾幅字,這幾幅字裡的一些內容,就是寫得再不成熟,那些字寫得就是再不好看,可也都是隻有唯一的一幅了。
“所以呀,這幾幅上的字,在我心裡還是很珍貴的。我那樣一說,你不是就不會笑話我了嗎,我也不用把它去掉了,你說是不是?”
楊依林說:“原來是這樣啊,我知道了,那我才會認真看呢。
“一會兒我看到了你寫的字,它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我會實話實說,我不會笑話你的。
“再就是,你認為你寫的最不好看的字,要是讓我看呀,都比我寫的最好看的字,還要好看呢。”
鄭曉文認真地說:“你別謙虛了,我沒見過你寫的毛筆字,可我見過你寫的圓珠筆字,你的字型結構勻稱,筆法流暢有力,我挺欣賞的。”
這話說得楊依林一下笑了,他說:“讓你這麼一說,我的字型算是有前途了,那行,有時間我就再好好練練,讓我的字型好到再上一層樓!嘿嘿!”
他說著在屋裡走走,尋找著鄭曉文的筆體,他尋找了一圈兒,也沒有看到不順眼的字。
楊依林站在大方桌前的東邊,他看著裡間門這邊的隔間牆上,有一幅較寬長的橫幅,上面是核桃大的行書字型。
他感覺這張橫幅上的字型,雖然結構勻稱秀美,筆法自如流暢,可是,再怎麼看也不像是鄭家父親寫的,因為這字裡透出的秀比例多,透出的氣勢比例少。
他再一看標題,又仔細一看頭幾句的內容,心裡就說:咳呀,這就是曉文寫的字!
他沒有問鄭曉文,直接小聲讀起來:《上學的步驟》
(一)我感覺我們這一個年級的每一個同學,都像是一條一條的清凌小溪,我們現在所在的這所中學,就像是一條小河。
我們每條小溪在各個方向、各個地方,當兒當兒唱著溪歌,都朝著這條小河來了,最終匯入了這條小河。
我們在這條小河裡歡跳歌唱,最主要的是要學會很多知識本領。幾年之後,我們這條小河,會向前流到再大一些的河流中去。
(二)我們來到這個再大一些的河流中,還要繼續向前,還要繼續學習更多的知識本領。再過幾年,我們會流向、會匯入最大的大河中去。
(三)我們到了最大的大河中,並不是最終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要從大河中再湧入大海的啊!
(四)湧入大海之後,那也不是最終的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
(哦,應該是我自己的最終目的)我一定得記住,我的最終目的,是湧入大洋!
(五)在大洋中,預示著我的學習達到了頂峰的階段,這也預示著我學習階段的成功。
我想象著到了那個成功的時刻,我站在學習階梯最高處的喜悅,那一定是自美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