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依林不解地看看鄭曉文:‘吃個饃,你也能發發感慨?’
鄭曉文說:‘我是真的第一次吃這麼原味兒的,這麼鮮美的小麥面香,我能不感慨?我能發感慨,就證明我這個人有感情嘛。有感情的人,才懂得珍惜、報恩。’
楊依林聽著這話,看他那樣子有點迷糊,他沒有接鄭曉文的話。
鄭家乾淨利落收完麥子,就該種秋莊稼了。
早上,楊志業看看鄭守業,建議說:‘哥,該犁地種玉米了。咱家有那麼多麥秸,養三頭牛也夠吃。要是咱兩個一起犁地,那幹活多快啊。我看,咱就再買一張犁,一頭牛吧。反正我還要買地呢,這買犁、買牛的錢,我出。’
鄭守業說:‘今天咱鄭村是集,停會兒咱就去牲口市場上看看,看中了,咱就把牛買回來,再買張犁。你還得買房,買地呢,你就不用買了,這錢我出。以後你用上了,就只管來家裡牽牛、拿犁就是了。’
楊志業聽著這話,心裡也是感動得不得了。只是,男人都把感動藏在心底深處了,一般都不會流淚。到了有能力回報的時候,一定會把實物心意拿出來。
楊志業把買回來的犁,他把犁面擦得光亮。他又拿梳騾子的大梳子,梳過牛毛,讓牛吃飽喝足,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哥倆帶著孩子們,又朝地裡去了。
田地裡,楊守業教著孩子們,怎樣朝剛犁過的虛土地溝兒裡,撒玉米種子。
鄭曉文拍著手說:‘我學會啦,撒種子這麼簡單,我已經學會啦!’她從爹的手中,接過放玉米的小竹筐,在犁過的地方試著撒種子,她邊撒邊說,‘爹,你快看,我和你撒玉米的位置、種子稀稠都一樣,這樣撒就可以了吧?’
鄭守業高興著說著:‘對,對,就是這樣。’可他心裡在說:曉文要真的是個兒子,那該多好啊!
剛進入農曆八月,鄭守業就去請了接生婆。
鄭守業在上房門口守了半天,他聽到房裡的小孩哭聲,又聽到接生婆說著:‘男孩兒,男孩兒,恭喜!恭喜!’
他高興得下來上房門臺,叫著鄭曉文:‘曉文,曉文,你娘給你生了個弟弟!’
在中房屋候著的鄭曉文,聽到娘生了個男孩,高興得她從中房屋跑出來,直說:‘太好了!太好了!我有弟弟了!我有弟弟了!’
鄭守業接著又感嘆了一聲:‘感謝老天,讓我四十歲,又當第二個孩子的爹了!’他心裡還在喊著:我鄭守業總算是有兒有女了啊!
這個時候,鄭守業很想對鄭曉文說:曉文,你不是男孩,你是個女孩子!他又一想:別說,別說,可不能說。等閨女再長大一些,她自己會問,她自己會說的。
鄭守業給兒子起名:鄭曉武。
鄭家做滿月酒席這天,家裡太熱鬧了,親戚、朋友、鄉親們熱鬧著鄭家的三個宅院。送來的米、面、雞蛋之多不說,只銀首飾就收了一籃子,這也是鄭家以往給別人送禮的結果。
鄭曉文這下可是有活幹了,她一下學,就忙著抱弟弟,對弟弟親得呀,那簡直是太親了。
楊依林看鄭曉文抱小孩子的動作那麼熟練,他抱小孩子的手臂很生硬,他怎麼學都比不過鄭曉文。他思想裡突然就出奇地閃念了一下:嗯?曉文她,她一定是個女孩子!
楊家買房子的事兒,經鄭守業從中說合,楊家在鄭村買了一處,大半新的兩進院子的房子。價錢還不貴,楊志業心裡十分滿意、高興,他也非常感謝鄭守業。
秋收季節到了,鄭、楊兩家人又一起忙活著收玉米、收穀子,收豆子。鄭曉文和楊依林,都參加了秋收。
鄭曉文吃著秋季下來的新糧食,她又感慨了一陣子:這玉米糝,這小米,這綠豆,煮出來的稀飯,怎麼這麼香啊,難道這十七世紀的糧食種子,比幾百年以後糧食種子還優質?
哎呀,你鄭曉文就別奇了怪了,讓你在帝王時代和依林在一起,享樂一下古代生活,又讓你嘗試著扮男的樂趣,你美還沒不完呢,你還嘟囔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