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也算是巧,本村的揚五家裡,是真的丟了牛。揚五家離楊志業家很遠。揚五家的黃牛和楊志業家的黃牛,從牛角到牛的大小、牛的高低胖瘦,長得都很像。
再就是,楊志業家的牛買回來才幾天,村裡的人只知道他家裡有驢,又不是農耕季節,都不在意他家買了牛。
天沒亮時候,楊志業去城裡賣牛,半路上有人看見楊志業趕的牛,就是揚五家的牛。
早上,揚五發現他家的牛見了,他站在路上吆喝,是誰偷了他家的牛,趕快把牛交出來!
這時候,有人跑來對揚五說了,楊志業天不明趕著一頭黃牛,朝城裡去了的事,還描述了黃牛長的樣子。
揚五一聽,認準楊志業趕的就是他揚五家的牛,把他氣得恨得咬牙切齒:‘自己村裡的人,還偷自己村裡的人呢,天理不容!’
揚五回家對他家裡人說:‘楊志業和他哥楊健業,在咱村裡也算是名聲不錯,我可以原諒他,可我只能原諒他一個時辰的時間,讓他悔過。超過一個時辰時間,他不把牛給我送回來,我就到官府告他去!’
一個時辰時間過去了,揚五不見他家牛的蹤影,他帶著一肚子氣往城裡去了。他來到城裡牲口市場,遠遠地他就看見了楊志業,也看見了‘他家的牛’,氣得他自語著:‘不錯,我養的牛我能認不出來?那就是我楊五家的牛!’
揚五又看看‘他家的牛’,再看看楊志業,心裡說:
人真是知面不知心啊!楊志業家裡那麼富,原來都是偷人家偷富的!你楊志業偷別人我管不著,你偷到我揚五家裡來了,我家有親戚在官府幹事兒呢,這事兒平時我沒有漏過口風,我要是說出來,嚇死你楊志業!
一頭牛啊,小半個家業啊,你楊志業把我的牛偷了,你過得意了,你都沒想想我楊五咋過啊!你辦這事兒太讓人恨,我現在就去官府告你,讓你賠了我的牛錢,還得讓官府把你楊志業修理得坐牢!
揚五惱著恨著氣著,到官府告狀去了……
楊志業被帶到官府之後,雖然說給他鬆了綁,可是,開始逼他簽字畫押了,讓他承認偷牛的事!
楊志業經歷了壓制、誘導,說只要承認偷牛,就沒事了。可楊志業一直堅持說,賣的是自家的牛,自己是堂堂正正的男人,一輩子都不會做壞事,更不會去偷別人的東西!
官府看問不出什麼了,急了,幾個大漢上去按著楊志業,抓住楊志業的手,在寫好的招供文字上按了指印。
等到夜深了,官府裡有個同情楊志業的人,對楊志業說:‘你不認識我,我買過你的傢俱,我相信你是個好人,也相信你沒有偷牛。我把你放了,哪兒遠,你就趕緊往哪兒逃吧!你坐牢事兒小,你要是硬著不承認,那可是人命關天的,懂了吧?趕快逃吧!’
楊志業心想:這個人說得對,他們都拉著我的手按指印了,他們還有什麼事兒做不出來?逃,趕快逃!就照著這個人說的,哪兒遠往哪兒逃!
楊志業連夜回到家裡,對家裡人說了事情經過。他不敢多停留,隨即帶著鋪蓋、衣物和積攢的錢,一家五口人驚驚慌慌逃出村子,一路奔波一路打聽,看哪裡是個能常年落腳的好地方。
楊家人打聽到了鄭村鎮,就一路朝著離大楊村五百里開外的鄭村鎮,走著、打聽著鄭村鎮的方向。最後,總算找到了鄭村鎮。來到村裡,就遇到了好心人鄭喜明。
傍晚那個時候,鄭守業的好朋友鄭喜明,把鄭守業叫到家裡,就是商量,怎樣幫助楊家人的事兒的。
在鄭喜明家裡,鄭守業和楊志業一見面,又說了一會兒話,兩人都感覺相互很是投緣。鄭守業當即就決定,把村東頭那所空著的宅院,暫時讓楊志業一家人住了,以後再作打算。最近這些天裡,讓楊志業一家人暫且住到東院,等到把村東頭的宅院打掃收拾好了,他們再搬過去住。
鄭守業把楊家人的來龍去脈說完,又把自己的打算和決定說過,鄭曉文看娘沒再說什麼,她這才去西里間睡覺去了。
第二天清晨,鄭曉文起床到院子裡,她看看這裡,再看看那裡,還是感覺很稀罕。她靜靜地走過中房屋來到前院,看到前院像是剛打掃過,院裡很乾淨。
她站到月亮門兒地方往東院看看,見東院也打掃過了。她看見楊志業和他的大兒子,正在放掃帚呢。其他的人,她沒有看到,當然,她也沒有看到,她心中想到的楊依林。
鄭曉文想著楊依林,他心裡還想著:爹說的一點不錯,楊家人就是老實勤快的本分人。這天剛亮,他們家裡的人,可把這兩個院子的地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