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尺寸?我們這超高速風洞可沒有這麼大啊!”
對於劉躍跟鄭建國兩人的來意,基地空氣動力研究所已經知道,風洞實驗室負責人馬曉國有些有些為難。
“師兄,咱們這裡5倍音速的風洞,長度不是有八米麼,我們的火箭彈長度只有7.2米,完全沒有問題……”劉躍急忙解釋。
跟著一起過來的趙國雲直樂呵,“你小子到處亂攀關係,他可不是你師兄,這位是哈工大畢業的,是跟著馬明德教授學習的……”
“你問馬主任,我有沒有了亂叫……”劉躍鄙視了一番趙國雲。
他自然知道馬曉國是中國風洞之父馬明德教授的學生。
但是內在的情況,趙國雲肯定沒有他知道的多。
來之前,這邊有哪些大拿,劉躍都是打聽清楚了的。
“他這稱呼倒也沒錯。當初我跟著馬教授學習的時候,適逢聶元帥提出組建第十六專業組,統一全國空氣動力研究,錢院長任組長,我老師任副組長,從錢院長那裡也學了不少,要不然我就搞飛機去了……”馬曉國倒也不在意這事兒。
劉躍喊師兄,確實沒錯的。
“還有這一出?”趙國雲真的不知道。
他是真的不知道。
“咱們國內的風洞群,怎麼來的,你不知道?說馬教授是咱們國內風洞之父,那都一點不誇張。在空氣發動力學這方面,除了我老師,我就服馬教授!”劉躍這話一點都不謙虛。
這位1939年獲得密歇根大學航空工程碩士學位的老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航空領域。
六十年代,中國最早投入型號試驗的中超音速風洞和大型低速風洞,都是由馬明德教授籌建的。
哈軍工,這是這個年代所有人都仰望的存在!
這是軍事專家的搖籃,也是將軍的搖籃。
劉躍原本就想要去哈軍工,可那邊已經不再是之前的哈軍工了。
最終選擇了航空航天大學。
目的無他,就是為了跟著一幫大佬搞好關係,然後藉著大佬們的光環,搞自己的專案。
而馬明德教授,在國內空氣動力學的成就並不比錢院長差多少,航空航天領域《飛行力學》的教材,都是他寫的。
當然,劉躍學的是《導彈飛行力學》。
同樣是從美國回來,只因為馬明德教授不像錢院長在美國時候那樣涉及到了一些保密專案,所以回國才沒有太多波折,畢業就回來了。
要不然,美國人根本就不可能放他回來。
如果沒有馬明德教授,中國風洞建設沒有那麼順利,最早的風洞,都是由他負責啊。
後來的殲20、殲50,甚至是神州系列宇宙飛船的風洞,都是以馬明德教授在風洞領域的研究為基礎……
眼前的馬曉國,是馬明德教授的學生,在這方面的業務能力,自然是不差的。
“行了,說正事吧。”趙國雲臉上有些掛不住。
“太長了,咱們這風洞是採用上衝下吸的方式才達到這麼高的風速,全尺寸模型對風洞中氣流會有不小的影響……”馬曉國倒也沒有再多說,而是告訴劉躍,這很困難,“要不直接用比例模型?1:2都行……”
“直接用全尺寸模型吧,這將會減少很多工作量。師兄,您知道,我們經費少……”劉躍不是不知道情況,“其實這設計只要3倍音速就可以,入口處差不多剛好合適……”
馬曉國瞪大了眼睛,“這成本增加多了……”
“得多少錢?”鄭建國在一邊問道。
到了這裡,他連大氣都不敢喘。
都是航空領域的專家,他一個小廠長,根本就不夠看。
加上2186廠之前根本就沒有開發過新產品,都是在原本的設計上給改進,單體根本就不需要改多。
基地的風洞,那都是為大型導彈研究服務的,他來湊什麼熱鬧。
“三十萬!這需要不斷的時間,能源等消耗比較大……時間不夠,獲得的資料不全面。”馬曉國思索了一番。
“吹個風洞就要30萬?搶錢啊!”鄭建國頓時跳了起來,“我們搞個炮彈改型,上面才給五十萬……要是那炮彈也吹風洞……”
“那炮彈,還真得吹風洞……”劉躍的話,頓時讓鄭建國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