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子是五十千克一百斤,王憶搬運了兩噸進去。
搬運水泥和搬運糧食一樣簡單。
他晚上去買了水泥讓工人裝上自卸三輪,開進時空屋後卸進丙110倉庫即可,很省事很省力氣。
如果生產隊買水泥比較吃力,那他就準備從22年搗鼓水泥。
每天晚上睡前搗鼓兩噸,一個月下來就是六十噸!
收拾了水泥他上網看了看太陽能熱水器。
這東西要帶過來不難,但相對82年,22年的熱水器帶著一根根整齊劃一、光華通透的太陽能熱水管,多少還是過於驚豔。
跟八十年代不匹配。
然後大資料幫了他一把。
他搜尋太陽能熱水器後屢屢不下單,估計被大資料判定為窮逼了,就給他推薦了一個叫太陽能熱水袋的東西。
這東西跟八十年代太搭配了!
它們就是黑色的膠皮袋子,吸熱能力非常強,把水存入其中後接受陽光暴曬,輕易能升溫到五十度,夏天的話把水煮到七八十度都沒問題!
於是王憶就撿大號的開始買,一買下單一百套!
主要是價格便宜。
東子家給定價才不過40塊,因為王憶下單多,客服主動聯絡他了,還主動給他一套便宜兩塊錢,送他一些軟管、噴頭之類的零配件。
有了太陽能熱水袋,這下子浴室徹底能開起來了。
要不是這年頭海草房漏風,社員們做不到家家戶戶都有密閉小房間可以當浴室,那王憶真願意一家送一套。
現在生產隊還沒有家家戶戶設一個浴室的條件,王憶便準備等蓋新樓房的時候要把洗浴間給配置上,到時候一家弄一個太陽能熱水袋,每家每戶都可以全年洗熱水澡。
當然,這得需要陽光好、天氣好。
十一月的中旬天氣一直很好,各家島嶼又開始曬鯗了。
正好第一波帶魚汛來了,每個島嶼、每個村莊生產隊都捕撈到不少帶魚。
舟山帶魚好東西,個頭不長一米左右,但不管是曬鯗還是鮮吃亦或者蒸帶魚飯都很好吃。
除了帶魚,天涯島上還捕撈到不少的鰻魚。
歐人民知道一個鰻魚富集之地,王憶第一次上他的雙帆船給歐母治病的時候就看到他們捕撈到不少鰻魚。
以往鰻魚都用來換糧食,海上換糧食挺坑的,很多人故意欺負白水郎沒有社會生活經驗、不瞭解現在社會上的物價變動。
於是他們就用六幾年糧食匱乏時候的價格來衡量海貨,像是鰻魚他們給價給的很低,一斤鰻魚只給一斤玉米麵!
所以歐人民前些日子打聽到‘天涯島王家人實在,買蝦給好價’的訊息後,便連夜想要來賣蝦。
現在他們捕撈到鰻魚都歸於生產隊了。
歐人民兩口子也開始喜歡生產隊的大集體生活了。
一日三餐都是大灶上招待,隊集體還給他家分棉衣、分棉被,這樣他們本來對錢便沒有太清晰的概念,如今生活都有人負責了,更是不再去管錢。
鰻魚到手,那就要曬鰻鯗。
這是外島飲食風格,漁家人吃魚,四時各有講究,春天吃鮮、夏天吃活、秋天吃肥、冬天吃鯗。
每到冬日,外島各家漁民但凡有魚有條件有機會,那真是天天曬魚鯗,然後各家餐桌頓頓有魚鯗。
歐家捕撈到的鰻魚相對生產隊來說不算多,忙活一天最終收回來幾百條鰻魚。
於是王向紅就決定不全員曬鰻鯗了,找了幾戶曬鯗有名的人家曬新風鰻鯗,以後供應給王憶去送禮。
新風鰻鯗是魚鯗中的珍品,製作過程聽起來不難,就是把新鮮的鰻魚醃製後交給西北風與日光晾乾一週便成了。
但實際操作卻不容易,它醃製前不是簡單的剖魚,還要先洗淨鰻魚外皮上的粘液並擦乾水分,這樣曬一下,曬到風吹魚皮乾燥起來了,才開始剖魚。
剖鰻鯗就跟剖蛇一樣,找一塊木板、釘一根鐵釘,把鰻魚頭掛在上面,接著給鰻魚開膛破肚,去除內臟。
王憶看到老漁家人剖鰻魚,那真是庖丁解牛、行雲流水。
鋒利的殺魚刀反射著陽光劈上去,一刀切抬手扔,剩下的只有光滑平整的刀口和粉紅色的魚肉。